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財政數據造假,危害不亞於貪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3 11:23:35


  財政統計數據造假,遼寧并非特例,只不過遼寧省省長陳求發將這一廣受詬病的問題擺到了台面上而已,從這一方面來說,遼寧省是坦承的。但這不代表就情有可原,畢竟財政數據造假最後買單的是老百姓。

  財政統計數據造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地方主要經濟指標的數據統計基本由地方統計部門完成,一些貧困落後地區統計手段落後、基礎資料不全、數據采集不科學等原因常常導致數據失真。

  其次,上級在考核方面脫離實際,而迫於考核指標和任務,下級政府往往不得不將任務分解、攤派,對於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只好借助數據作假來應付,而一旦有一個部門作假,便會帶動其他部門、機構作假,否則不作假的就會產生“吃虧”的心理。

  最後,也是最常見的,就是倍受官員青睞的“GDP成績”。在“唯GDP”的政績觀影響下,數字漂亮是官員最為重視的,無論大環境的經濟走勢如何,GDP的數據都不能掉,因此,財政數據自然免不了造假。從遼寧省的財政數據及“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現實情況來看,最後一個原因占主要成分。尤其是一些縣區過去的經濟數據至少有20%-30%的水分,而沈陽周邊一個縣2013年統計的財政收入是24億元,審計署審計後“修改為”不到11億元,數據的虛高令人瞠目結舌。

  對數據造假的縱容,其社會危害程度并不亞於貪腐。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當地政治生態被破壞,導致官場風氣“脫實轉虛”,幹部不再以務實為工作指導,而在去年上半年,遼寧的財政增長為-1.3%,這個結果就是由經濟數據失真,水分被擠出而呈現的。同時,由於財政上報得多,上繳得就多,國家給予的轉移支付也就減少,使得決策誤判,直接降低了市縣政府的可用財力和民生保障能力,而這些,都得讓遼寧的百姓為之買單,因為稅收也隨著財政數據的虛高而水漲船高。

  前幾年,東北曾流傳這樣一副對聯:“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級哄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這種現實寫照讓人對財政數據造假痛恨的同時,也期待這一官場頑疾能够及早得到根治。國家統計局早就提出,要將弄虛作假作為統計領域最大腐敗來治理,而《統計法》也明確規範“不得偽造、篡改統計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當前,要保證經濟數據質量就必須完善統計問責制,確保擠幹經濟統計數據中的水分,同時,不管是在任的還是已經升遷的,只要涉及數據造假的官員,都必須無限期問責,讓幹部吹不起“數字牛皮”,也讓財政數據回歸真實。(來源:三湘都市報 本報評論員:張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