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馮小樹們”暴露IPO改革緊迫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7 16:45:11


  4月21日,經證監會查明,前發審委員馮小樹先後以他人名義入股擬上市公司,并在公司上市後拋售股票獲利,交易金額累計達到2.51億元,獲利2.48億元。據證監會前日披露,其曾違法買賣魚躍醫療等三只股票,并由此牽出前發審委兼職委員江作良、平安證券前總經理薛榮年等。

  發審委又一官員被查。隨著證監會一紙罰書,違法買賣股票獲利2.48億高利的馮小樹,暴露在公衆視野下。如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丁義珍一樣,馮小樹本人知情後,選擇快速出國,“不過錢沒出去,就回來自首了。”

  馮小樹僅用300萬本金,提前埋伏擬上市公司,非法獲利達2.48億元,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許多媒體用“震驚”二字形容。不過,震驚背後卻有其必然性。在審批制下,掌握IPO配置大權的發審委以及委員們,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不想腐敗也并不容易。

  證監會對馮小樹罰沒高達4.99億元,那麼,作為一個小小副處級幹部到底有多少財富呢?馮小樹在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期間,參與審核通過了27家上市公司IPO首發申請,否決了6家公司首發申請。通過的IPO項目中包括中國平安、招商輪船、長城影視等。其僅用300萬本金,提前埋伏擬上市公司,便非法獲利達2.48億元。

  如此看來,證監會版“丁義珍”案件似乎警示著我們,市場化的注册制改革已不容等待。客觀地說,目前IPO已經有了很大進步,發行節奏在加快而且沒有停息,離注册制越來越近。

  然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在IPO審批制下,能否成功上市取決於發審委,這麼大的利益誘惑,不僅馮小樹,大多常人要拒絕也并非易事。治本之策是取消審批制,鏟除IPO階段權力尋租的土壤。

  市場化的注册制是創業類公司一個籌集資本的機會。與審批制不同,注册制解決的是有創業能力而沒有創業資本的問題;審批制則更多要求那些所謂的“好公司”上市,但這些公司往往不缺資本資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