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現金社會”,誰是大贏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4 23:20:16


資料圖:在北京地鐵10號線公主墳站,一名顧客在使用手機微信支付購買商品。新華社
  八月驕陽似火。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大搞“無現金日”活動,綫上綫下全方位短兵相接,規模空前,氣氛熾熱。支付寶搶了先機,是電商交易首選,相對高調,馬雲稱要讓中國五年內進入“無現金社會”。微信支付奉行悶聲發大財的策略,多做少說,步步為營,蠶食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份額,在綫下支付場景氣勢如虹。

  這兩大巨頭都在朝“無現金社會”發力。“無現金社會”,稱為“無現鈔社會”或更准確。因為金融學上的“現金”,或者指流通中的現金(M0),即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包括現鈔與第三方支付賬戶上的錢等,或者指M1(M0+活期存款)。可見,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賬戶上的錢也是“現金”。但不在這兒死摳字眼,銘記真實含義,仍沿用“無現金社會”的說法。

  走向“無現金社會”似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無現金”支付最大的好處是便利:信用卡或儲蓄卡支付相對於現金支付,攜帶更多資金不額外增加體積,也沒有現鈔多次過手後的衛生隱患問題;第三方支付的便利更進一層,智能手機上多安裝一個App就可以搞定,連賣菜大媽也能上手,也同樣衛生。所以,凡信用卡不能覆蓋的人群與地方,均被第三方支付滲透得像篩子了,令中國的“無現金社會”很可能直接跨過信用卡普及階段。

  政府也是樂見“無現金社會”的到來的。

  道理是淺的。非現鈔支付的付受雙方、支付金額、支付時間甚至支付事由都會被機構記錄下來,要逃稅與洗錢就不容易了,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掌握也會更全面、更精確。賣菜大媽用微信支付收錢,意味著原來現鈔交易的地下經濟被記錄、被顯形。由此不難知悉:政府有動機把網絡第三方支付交易數據掌握在自己手裡。

  在理解了上述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再來看最近對“無現金”支付的兩大指責吧。

  一是第三方支付大佬被詬病“壟斷”“封閉”。從商業邏輯看,都不是問題。第三方支付是有網絡規模效應的,加入的節點越多,形成的網絡就越致密,使用者也就越便利,所以第三方支付市場向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等少數大佬集中是不可避免的。至於不同支付體系保持封閉,不向同行開放接口,就是為了保持與促進集中的趨勢,從而保住并提升自身節點網絡體系的價值。在這個意義上,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圍繞著“無現金日”的大厮殺,那是為了自身生存發展不得已而為之。哪一方鬆懈掉鏈子了,或遭受滅頂之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