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江歌案:先分清道義和法律責任
http://www.CRNTT.com   2017-11-15 16:39:58


  之前常說,在我們從小的教育裡,缺少區分“事實”與“觀點”的基本訓練,因此情感壓過了理性。這是造成網絡時代盛產謠言與偏激觀點,甚至產生“網絡暴力”的重要原因。情感,是一柄雙刃劍,也許它能暫時性地解決某些問題,但是,也可能會帶來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一年前,中國留學生江歌在日本被殺的新聞曾經引發關注。事發後,凶手(江歌室友劉鑫的前男友)已經被日本警方抓捕,劉鑫遲遲沒有面對媒體以及江歌的母親,甚至在網上雙方發生隔空衝突;而江歌母親則在網上公開劉鑫的全部個人信息,引發了大規模人肉與騷擾。最近新京報《局面》發布的一則視頻,記錄了江歌母親與劉鑫見面,一邊是江歌母親對劉鑫的詰問與指責,一邊則是劉鑫的痛哭與辯解,以及輿論重壓下的瀕臨崩潰。

  先得說,單親家庭、相依為命的母女、有出息的女兒,在即將能够自食其力甚或反哺其母的時候,死於異國他鄉的屠刀——江歌母親所承受的悲劇,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

  在這種局面下,要試圖替劉鑫辯解,是困難的,甚至是危險的。因為辯解的所有企圖,都已經被預先置於懷疑與道義的質難之下。

  比如劉鑫自辯,日本警方認為“她是受害者”,但在網絡輿情中,這種法律上的結論是蒼白的。有形的傷害容易被理解——比如江歌母親所承受的,但無形的、精神上的受害,不大被我們的傳統所支持——我們的法律迄今對“精神損失”的索賠,也沒有足够的支持。

  更何況,各種混淆了“事實”與“觀點”的網絡描寫,進一步掩蔽了客觀真相——這種事件的真相理論上只能來自於司法。因此,很多人沒有耐心傾聽劉鑫的進一步自辯:日本警方要求她不要見任何人,包括她即便身在江歌葬禮現場馬路對面,也沒有被獲准參加——如果說,劉鑫無罪這一點是“事實”,那麼,日本警方對其權利以及證詞的保護是符合他們的邏輯的,也是劉鑫應該遵照執行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