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APP中“霸王條款”頻現 如此猖狂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18-01-14 22:51:04


  前段時間,有網民在中國政府網上留言,在網絡平台、手機APP注册賬號後,由於很少使用或以後不會再使用,就想把自己的賬戶注銷,但卻發現根本無法注銷。工信部日前對此作出回應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個人發現網絡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删除其個人信息。”

  在手機等移動設備發展迅速的今天,手機中的APP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路軟件由雨後春笋般林立在手機屏幕上,各自發揮著自己的使用價值。但由於發展速度過快,一些用戶使用手册中往往樂於鑽法律的“空子”,許多隱形要求如“霸王條款”般默默存在著,這些“霸王條款”猶如看不見摸不著的鏈條,鎖住了用戶的咽喉,正如網友所提出的賬戶無法注銷,就是一條十足的“霸王條款”,對於用戶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不用的軟件雖然在手機中删除了,但賬戶無法注銷,殘餘的賬號信息就像幽靈般始終縈繞著。輕者總會收到APP發來的“慰問”短信,還有的經常會被彈窗騷擾,更有甚者其信息隨時被掌握在APP中,個人信息的安全在此時淪為空談。事實上,APP中的“霸王條款”也不僅僅是這一條,例如當使用某些APP接入的第三方服務時,就需要提交個人信息(部分情況下包括身份信息、聯系方式、住宿信息、支付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如果不選擇通過就無法使用,諸如此類的要求不勝枚舉。

  然而通過工信部的回答可知,我國對於類似情形是有法律規定的,顯然這些“霸王條款”已經站在了違法的邊緣。然而,為什麼有法可依卻不依?讓APP們猖狂的深層次原因又是什麼?

  筆者以為,之所以這些APP敢行此猖狂之事,關鍵不是法律不健全,而是缺乏應有的監管和懲處措施。法律不執行就如一紙空文,還不如APP中的“霸王條款”來的實在。有關部門應盡快加大對互聯網亂象的懲處力度,嚴格依法處理,對於APP的惡性行為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與此同時,更要注重源頭把控,力求把對廣大用戶的危害降到最低。(來源:千龍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