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無單田芳,評書與誰說?
http://www.CRNTT.com   2018-09-17 18:40:01


9月15日,人們為單田芳先生送行。當日,評書大師單田芳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自發來到八寶山為單田芳先生送行。
  11日下午3時30分,單田芳先生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同是評書表演藝術家的劉蘭芳女士,聞此噩耗,不勝悲痛,感慨道:“單田芳先生藝術精湛、工作勤奮,他把畢生的心血全用在了評書藝術上,創作播出了一百餘部評書作品,對評書藝術做出了卓越貢獻”。

  說單先生的評書陪伴了幾代人,滋養了幾代人的精神世界,絕不誇張。正所謂:醒木在手,道盡千古人間事;折扇輕展,呼出百萬鐵甲兵。只是一桌、一椅、一扇、一帕、一醒木,但說書人就是憑借幾個簡單道具而營造出金戈鐵馬的萬千世界,牢牢“錨定”聽(觀)衆。曾有一個說法,每7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聽先生的評書,其聽衆將近2億人。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猶記得3年多前,一代評書藝術大師袁闊成去世後,單先生在唁電中感慨:“袁老師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德藝雙馨,無愧是著名評書藝術大師。祝一路走好,您留下的評書,會有人完成的!”如今,單先生也駕鶴西去,誰能有底氣說:“您留下的評書,會有人完成的”?

  應該承認,以後恐怕很難出現像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這樣的評書名家了。究其因,在半導體收音機“霸占”民衆精神生活的年代,民衆渴求文化浸潤,但文化產品極少,像評書、相聲這樣的文藝樣態不愁受衆。而今天,民衆的精神訴求越來越多元,文化產品也越來越豐富,評書的式微似乎不可避免。

  正因如此,越是藝術大家凋零,我們越應傳承他們身上的可貴元素。以單先生為例,這是一位極其敬業的大家,真正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比如年事已高時,依然堅持淩晨三四點起來錄書。單先生說:“我熱愛這門事業。我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更要把鐘撞響,有多大力量我使多大力量,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大家。只要我身體還好,我就堅持下去,活到哪天說到哪天。”面對如此熱愛藝術的老人,那些浮躁的演員會不會慚愧?

  單先生不是泥古不化之人,而是與時俱進,尊重創新,這對今天的文藝工作者也有啓示意義。比如,單先生善於創新,看到其他表演藝術中的好東西,就隨時吸收,并用到評書上。有記者采訪單先生:曲藝界如今湧現了不少年輕的評書演員,語言包袱設計更加時尚,經常出現時下熱門的詞兒。您怎麼評價這種變化呢?單先生坦言:“我不反對這種變化,我自己也很感興趣。評書這門藝術也需要不斷改革,不斷創新,符合時代的要求,跟上觀衆的心理。”評書究竟能否再造輝煌,見仁見智,但單先生認為評書需要不斷創新,確實不無道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