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大教授論文“蒸發”:數據删得掉,學術臉面撿不回
http://www.CRNTT.com   2018-10-31 22:13:34


  寫論文也好,寫文章也好,入行第一課,老師都會講: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名字。要知道,即便有一天你人已經不在了,你的名字連著你曾經寫過的文章還留在報紙上、雜志上、書上。正因為如此,我們尊重自己筆下的每一行文字,每一篇文章。

  然而,日前發生的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梁瑩涉嫌學術不端、百餘篇之前發表的論文莫名被撤事件刷新了我們的認知。30多歲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女教授梁瑩,在過去的學術生涯中發表近130篇論文,那些所謂的論文,卻早已經被删掉或者查不到。而這些文章被撤掉緣於梁瑩自己要求,因為被發現抄襲、一稿多投等問題,那些文章已經不是她的榮耀,而是她的罪證,所以它們變成了“看不見的文字”。

  這件事讓我們知道,原來文字也是可以憑空消失的,原來那些曾經帶來榮譽、帽子、位子的抄襲行為是可以用一句“早年的錯誤”一筆勾銷的。

  這些“早年的錯誤”打了誰的臉?當年那麼多學術大咖看不出梁瑩高產的論文幾斤幾兩;事後不斷被舉報的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卻如石沉大海;多名學生證實梁瑩上課玩手機、早退、缺課,管理部門卻視而不見,是誰在背後一再支持她申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各種榮譽?梁瑩是文字的踐踏者,是學術規則的破壞者,那些容許、鼓勵她的人們扮演了什麼角色?

  學者不尊重自己的論文,不曾對筆下的文字負責,不曾對文字的閱讀者負責,論文只是他們上位的“數據”,所以這些數據不需要時,被大刀闊斧地删掉也就不足為奇。科研工作者不尊重科研,沒人想要創新、沒人想要探索,科研只是他們的“工具”,所以這工具可以根據現實的需要隨時調整方向、更改結論。

  這樣的狀況如果成為大多數,那會是多麼可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