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微博榜單大戰”誰為數據把准價值的方向盤
http://www.CRNTT.com   2019-07-24 21:03:54


  自嘲“夕陽紅打榜團”大概是上周末許多70後、80後的消遣之源,“為周傑倫打榜”成了他們共赴網絡派對的呼號。同一時間,作為榜單捍衛者,蔡徐坤擁躉嚴陣以待,拿出他們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引以為豪的“打投”能力,守住微博“頂流”位置。

  7月22日,這輪喧囂在其中一方聲明退出後暫告段落。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數據:雙方網絡流量總計過億,參與粉絲總數超800萬。也留下了許多問號:兩代藝人的擁躉在單一平台相互較勁,為何會演變成大衆話題?這場看似以年齡為界的對壘,真的只是代際觀念差造成的嗎?新浪微博乃至全網各類榜單,又在其中扮演了何等角色?

  探究“微博榜單大戰”的前因後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是顯見的理由,大衆對演藝生態中流量經濟的審慎態度亦在推高話題熱度。而站在傳播學的角度,信息時代更是拋來了嚴肅的思考題——既然“打榜”有“章”可循,有捷徑可走,平台方在規則制訂的過程中是否把准了價值的方向盤?平台方能否為其承載的千萬級流量擔起社會責任?

伴隨“打榜”,榜單已淪為以數據幻象哺育粉絲經濟的溫床

  與流量明星“打榜”只專注於自家不同,為周傑倫“打榜”的人群構成格外龐雜,多年忠實歌迷、普通路人有之,後輩藝人、演藝圈同行有之,甚至一些大型企業的微博賬號也在搖旗呐喊的行列中。輿論場幾乎一邊倒的景象,投射出的不乏如是公衆心理——希望合力戳破流量明星的數據幻象。

  回首“微博榜單大戰”,許多從未涉足“超話”的人仿佛進入新世界。他們先被普及“超話”概念,那是共同喜歡某個明星的粉絲聚在一起發帖互動的圈子,“超話排行”意味著明星人氣,“打榜”是粉絲們為彰顯自家偶像社會影響力最直接的手段。了解新名詞後,“打榜”還有“教程”可學。每天要完成多少任務,每個任務值多少積分,哪個時段做任務最劃算,每人最好手握多個賬號以擴大“粉絲基數”等,都有講究。“放下孩子,打開微博”“頂著黑眼圈,也要送完當日積分”,看看80後的“打榜”初體驗便知,時間成本對於“打榜”至關重要。

  事實上,微博上的各類明星相關排名不下幾十種;而在微信及各大視頻網站,明星榜單業已泛濫成了平台標配。那麼多榜如何“打”得過來?平台方紛紛指路“捷徑”——花錢,錢能換來“愛慕值”“愛心指數”等,維持數據繁榮。灰色產業鏈同樣提供用錢買“機器人打投”的注水“服務”。

  於是,明星榜單漸漸演變成以數據幻想哺育粉絲經濟的溫床——平台定規則,粉絲將規則最大化利用。時間與金錢堆砌出的漂亮數據,既是流量明星商業價值的某種佐證,也是品牌方從粉絲經濟中收割“韭菜”的依憑之一。如此畸形的閉環裡,明眼人都知道,賺得盆滿鉢滿的是平台和品牌方,反複受傷的只有信奉“數據至上”的粉絲。而通常,追星的青少年,不過是一群仍在學業中卻被平台引入迷途的孩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