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大補錄,公平“補過”
http://www.CRNTT.com   2019-08-14 22:36:45


  8月11日,北大回應河南退檔事件:退檔處理過程存在不合規之處,招生辦公室的退檔理由不成立。招生委員會決定按程序申請補錄已退檔的2位考生。

  命運幾經反轉,被補錄的少年和北大連日來一起被推上風口浪尖。今年高考的硝煙漸漸散去,盡管被退檔的學生已重新被北大補錄,北大之前退檔的爭議猶存,伴隨旨在促進高考公平的國家貧困專項計劃,整個事件暴露的問題成了近日來被輿論和學者爭論不已的話題。

  此前遭遇退檔的考生高考總分為理科536分,高於河南省理科一本分數綫34分,而北大在河南省的理科一本投檔綫則為684分。該考生被北大提檔,得益於國家貧困專項計劃的實施。但北大給出的退檔理由則是高考成績過低,考生入校後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

  從提檔到退檔再到最終補錄,考生一波三折的命運曲綫,還原了旨在促進教育公平的國家貧困專項計劃和高校招生自主“理性”的幾輪交鋒。作為制度的執行者和自身利益的守護者,高校身上的兩個角色難免發生衝撞,在2位補錄學生身上所表現出的摩擦自然也不奇怪。

  高考招生制度設計基本以分數高低為准,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實現公平。國家貧困專項計劃的出台,表面上是對貧困地區的政策傾斜,實際上也是為了更有效率地落實公平。

  客觀來講,貧困地區的教學條件并不占優,相比來說,從一開始這些地區的學生就很難和其他考生站到同一個起跑綫上。因此國家貧困專項計劃的出台,其實是對客觀現實造成的實質不公平的“制度性”矯正。希望通過政策補償機制,來提升貧困地區及農村學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

  作為制度執行者,高校不可回避的另一個身份是招生主體,它有著“擇優”的錄取訴求,握緊分數綫是招生本能,在全國範圍內不同區域的“掐尖”之戰更是常規操作。單純站在校方角度看,在一定範圍內,與其“機械執法”尊重規則,不如從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同等條件下的更高分考生。補錄前的退檔看似和政策規則相衝突,其實也是高校一時以效率優先為考量標准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