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中國城到“中國節” 見證華人歷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1 09:43:33


杜塞爾多夫中國節上重慶的長嘴壺茶藝表演。
資料圖:2017年2月5日大年初九,眾人期盼的巴黎春節慶祝活動重頭戲巴黎13區春節嘉年華彩妝遊行隆重登場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法國歐洲時報網報道,19世紀中期,伴著淘金熱第一批華人移民遠赴歐美尋求生計。此後,越來越多的華人不遠萬里遠赴他鄉,各地的中國城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建立起來。

  幾十年來,中國城不但讓華人有了家的感覺,也成為了展現中國最美的名片。世界通過這裡更加了解中國,而西方食客也在這裡嘗到了東方風味。

  如今,隨著華人結構的改變,中國城似乎在一夜之間沒有了往日的風采。僅作為見證華僑歷史的存在,中國城不免被英媒形容是中國城之“魂”在不斷淡去。

  英媒:中國城有些卡在“時光隧道”里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稱,幾十年來,倫敦中國城的眾多餐館讓西方食客品嘗到了東方風味。然而在那些主打咕咾肉、點心的傳統餐廳之間,突然冒出了一些新店鋪,或銷售著來自香港的雞蛋仔、冰淇淋筒,或銷售著抹茶冰淇淋以及日本風味的漢堡。

  英國房地產公司沙夫茨伯里首席執行官布里安·比克爾對此表示:“如今中國城已經“有點卡在時光隧道里了”。許多中餐館都走的菜量大利潤低、拼價格的路線。這些餐館總是駐足不前,而顧客們卻有了變化,他們如今在尋找略為高端點的東西。如果他們還是老一套,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我們希望看到中國城繁榮昌盛。”

  中國節如雨後春笋 德國要辦歐洲最大中國節

  中國城逐漸走向衰落,但與之鮮明對比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節日在歐美流行起來,每年中國傳統新年之際規模逐年擴大的嘉年華彩裝大遊行便體現著這種發展。同時,“中國文化節”“中國時代節”“中國狂歡節”等各具特色的地方節日不但增強了中國的影響力,也促進各地區與中國的合作。

  近日,名為“龍舞杜塞爾多夫”的中國節在德國北威州首府杜塞爾多夫拉開帷幕。據悉,一年一度的杜塞爾多夫中國節如今已舉辦了七屆,每年吸引著3萬多遊客前來。

  由於各類“中國節”太多,城市之間競爭激烈,同處北威州、距離相近的科隆、杜塞爾多夫和杜伊斯堡三個城市通過協商,決定發揮“集團優勢”,整合“中國節”。

  第一屆聯合舉辦的中國節將於2018年在杜塞爾多夫舉辦,2019年在科隆舉辦,2020年則在杜伊斯堡舉辦,此後依次輪流舉辦,新的中國節號稱歐洲最大。中國節舉辦期間,北威州還將合作舉辦“中國商業與投資者論壇”等活動。

  德國各個城市紛紛表示,通過“中國節”讓當地民眾更加喜愛和了解中國文化,為促進雙方合作做出積極貢獻。

  從中國城到中國節 中國崛起改變的不僅僅是華人

  從中國城到中國節,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文化與語言上的障礙,中國城的華人更像是一個封閉的社團,在西方人眼中更像是一個難知究竟的謎。他們只知道這些華人雖然很能吃苦耐勞,但處事謹慎低調。

  如今,父母白手起家的艱辛變成了孩子在學校奮發努力的激勵,他們已經完全融入了西方社會,他們的子女或孫子女如今更多的是醫生、是律師、是高管。這雖然導致了中國城如今顯現出後繼無人,但新一代華人更能用自己的方式發出更加響亮的聲音。

  他們開始關注並且積極參與政治,與父輩相比,這群年輕人擁有更高的起點,具備與當地民眾溝通交流的更強能力,因而能夠登上更加廣闊的舞台。

  此外,華人不再做“沉默的羔羊”,面對暴力與偏見,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選擇為自身的安全與權利大聲呐喊。

  同時,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開始頻頻收購歐美產業,讓深陷經濟危機的歐洲企業看到了光明。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前總統奧朗德等歐洲領導人都曾赴華謀商機,促進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投資。

  於是,各地形式多樣的中國節也如雨後春笋一般大量湧出,中國的崛起正逐漸影響歐美人的生活。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