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運動的產物:成都的“土廣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0 09:51:02  


成都客家婚禮場面。
  客家是“客而家焉”之意。客家人原是中原漢族,為避戰亂,自東晉“五胡亂華”時開始第一次南遷。唐末黃巢起義後,又從皖、豫、鄂、贛的南遷第一站,遷至贛東南、閩西及粵東北邊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經過贛、閩交界的甯都、於都一帶,首先到達寧化,而後再遷往汀江流域和廣東梅縣等地。在以後年代的數次大遷徙中,最集中的聚居地也是寧化石碧。現海內外5000萬客屬後裔的族譜中,十之七八有祖先在甯化“石壁”住過的記載。據統計,客家主要姓氏中,有109姓以上是從寧化(主要是石壁)播衍到海內外的。廣東梅州客家聯誼會和梅州市方志辦編的《客家姓氏淵源》(第一集)收錄34個姓氏,其中有29個姓的祖先是從甯化遷出的。《華聲報》報道,臺灣至少有60多個常見姓氏中的600多萬人口與石碧有關,其中300多萬人是客家人,200多萬人是傳自石碧,又從閩南的南靖、平和、詔安、漳州等地遷往臺灣。

  這裏還保留不少客家遺跡,保存著客家人的語言和傳統風俗習慣。近年來接待海內外客家宗親、學者1300多批,10多萬人次。有公路直達村口。

  梅縣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縣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佈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家方言區。它以梅縣話為標準因為梅縣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

  東晉以前,客家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發生了各種戰爭和自然災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於湖北、湖南等地,後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後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家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於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

  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客家方言有六個音調,平、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後,受著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捲舌音。
 
  成都的“土廣東”

  成都以東沿龍泉山連綿的群山和丘陵,至今生活著大約五十萬客家人。這些在二百多年以前就移居成都的人,被稱作為“土廣東”。

  “土廣東”,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湖廣填四川”這一歷史事件的產物。 
   
  但是隨著移民們各方面的交流逐漸增加,簡單以省籍方式劃分的權益或情感紐帶開始鬆散。這時候,文化顯示出了它應有的意義。從湖南、湖北(當時合稱湖廣省)遷徙而來的移民因為人數眾多,文化和語言上也有巨大的輻射力,所以自然而然地影響和包容了大部分省份的移民;而廣東來的客家人也因人數和文化的優勢容納了其餘省份的客家人。這就像一條寬闊的河流吸納了眾多小溪的流水,在劫後重生、萬象復蘇的成都平原上,以“土廣東人”和“湖廣人”為代表的兩個文化群體正式形成了。
   
  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村落中,廣東籍客家人最多,江西籍客家人次之,福建籍客家人最少。可是,這種簡單的省籍界線早就不存在了,只有那些熟諳族譜的老人偶爾翻出珍藏在籍底的族譜時,才恍惚記起自己的故鄉和老家所在。村民們堅定的認為,自己的祖先一定是從那個臨海的、生長著荔枝、菠蘿、經濟又很發達的省份來的,他們是一個群體,他們的祖先情同手足,親如兄弟,血脈相連。
   
  成都客家人仍是使用的梅縣客家方言,保留了廣東時的風俗習慣,這裏的人們說自已廣東人。而客家人稱四川話為湖廣話。客家話和湖廣話有一個明顯的地域分界。
 
  隨著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移民們各方面的交流逐漸增加,“土廣東話”區域逐步縮小。大約清代至民國初期,從成都市的春熙路、東大街往東,經東門大橋和椒子街,直抵龍泉山中,幾乎都屬客家方言區,就是人們所說的客家方言區方圓不到百里。儘管在成都市區內通行客家話和湖廣話,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客家方言區是不容置疑的。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土廣東話”區進一步縮小。那時,以五橋橋邊的河為界,河西為“湖廣話”區,河東為“土廣東話”區,二者的界限十分明顯。就是現在也有個別的六、七十歲的以上老年人聽得懂四川話,只會講廣東話,而不會講四川話。
   
  成都的客家人在地理分佈上有個特點,這個在歷史上顯示出群居習慣的民系大多佔據著平原周邊的山地丘陵地帶,對於那些交通和耕作條件都不甚理想的居地,他們似乎青睞有加,樂於紮下自己頑強的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確,客家人內部留傳著“住山不住壩”的千年古訓。他們的祖先似乎早就厭倦了動亂的時局和金戈鐵馬的戰爭,他們樂於居住在有山嶺、屏蔽的荒涼之地,在日月的緩慢輪回中,在土樓、圍屋的遮蔽下,堅守著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懷念中原那闊大的府第式建築和書卷中彌漫的文明光澤。在對整個四川地區200多萬客家人的分佈情況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他們的分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區域,一是成都平原周邊的淺丘或丘陵地帶,二是川中的簡陽、資陽、資中、內江等丘陵地區,三是川北儀隴、廣安及川南的廣袤山區。也就是說,客家人似乎有意無意延續了祖先對於居住地選擇的古訓。
   
  其實,成都客家人“住山不住壩”的表像並非是由於格守祖宗之法,就像他們習慣於海上航行和城市生活一樣,造成這樣的地理分佈只不過是他們來到成都的時間太晚了,川西平原豐肥的沃土已被臨近省份的移民先期佔有。從族譜和史料看,客家人大批入蜀是在康熙中、後期至乾隆年間,移民的道路和蜀中的良田已經佈滿前人的腳印,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找條件差一些的居地。 

作者:劉峰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