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地理的變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30 16:22:32  


  香港地區(以下簡稱香港)自古即為中國領土,是我國東南沿海交通孔道,有過輝煌古代文明。鴉片戰爭以後,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在一個半世紀裡,中國人民披荆斬棘、含辛茹苦,把香港開發、經營為一個繁榮興旺的世界性經濟中心,對人類文明和進步,對中國内地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這都連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一樣值得謳歌和慶賀。完全可以相信,香港在“一國兩制”條件下走向更加穩定和繁榮。所以,總結香港區域發展的歷史經驗,不僅為香港未來增加信心,也為同類地區開發建設提供成功範例。

  1、鴉片戰爭前香港歷史地理梗概

  1.1 香港是嶺南古代文明一個亮點

  考古發現,香港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是一個以漁獵經濟為主的海島。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址在香港就有10多處,皆分佈在上升海岸沙洲或沙堤,出土海生或淡水魚貝類殘骸,另有彩陶、白陶、繩陶等之陶釜、罐、碗等,為古越族先民文化遺存。距今5000—35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廣東進入父系氏族社會。香港有多處這個時期遺址,出土與南海西樵山細石器十分相似的燧石、霏細岩等石器,在香港深灣、虎地灣、大嶼山等地出土環塊飾物在深圳也有發現;香港多個地點出土幾何紋陶風格更與廣東各地如出一轍;屯門、湧浪土坑出土鉞、玉石環、鐲等與曲江“石峽文化”同類器物十分相似,顯示“石峽文化”南傳結果。

  廣東青銅文化時代遺址和墓葬約700多處,分佈在香港的30—40處,發現有青銅斧、戈、矛、劍等兵器、工具以及鑄銅石範,說明3000多年前香港已能鑄造青銅工具,其風格與廣東大陸、湖南長沙、貴州貴陽同類青銅器很相似。又在香港石璧、蒲台島、東龍島、長洲、大廟灣等地發現摩崖石刻,有似鳥、蛇等動物圗案,也與在珠海等地一些岩刻畫相同,乃古越人祖先原始崇拜的寫照。

   以上史前文化遺址表明,香港是嶺南文化源地之一,既有在當地製造,也有從大陸傳入器物,特别是與珠江三角洲原始文化一脈相承,有很深厚淵源關係,是嶺南古代文明一個亮點。這就排除了香港原始文化“南來說”或“西來說”,顯示了與祖國大陸文化的血肉關係。

  1.2 香港古代行政建GFDDA歷隸於廣東大陸

  先秦時期,香港為禹貢揚州外徼,屬荒服之區。秦平嶺南,粤地初開,在廣東省首置郡縣,香港屬南海郡番禺縣。此為香港有行政建置之始,西漢初南越國時期及其後,香港同隸於番禺,後漢因之。直到東晋初年,香港仍與今廣州地區同屬於番禺縣。此為香港行政建置第一個時期。東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郡從南海郡劃出,下轄寳安、興寧、海豐等6縣,香港開始屬寳安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撤銷東莞郡,寳安縣屬廣州南海郡。唐代撤郡留州,寳安縣直隸於廣州,香港與廣州地區關係進一步密切。此為香港屬寳安縣即行政建置第二個時期。香港行政建置第三個時期始於唐至德二年(757年),寳安縣改稱東莞縣,治所從南頭遷到湧(即今莞城),香港即為東莞縣轄。此後,歷南漢、宋、元,直到明末。些時期廣州轄境包括三角洲大部分地區,香港與珠江三角洲關係隨而擴大。香港行政建置第四個時期從明萬曆元年到清道光二十一年(1573年—1841年)即割讓給英國前夕。新安縣從東莞縣劃出,駐所南頭。今香港許多地名已見新安縣建制中,例如錦田、圓(元)朗、屏山、厦村、輞井、屯門、新田、淺(荃)灣、葵冲、沙田、梅窩、黄泥冲、大埔頭、龍躍村、麻雀嶺、河上、上水等,說明建制日趨完備。清初受“遷界”令影響,新安縣一度被撤,併入東莞縣,至康熙八年(1669年)始復界,重置新安縣,仍治南頭。此時期香港大部分時間在新安縣轄下,社會經濟有一定發展,海防和海運地位也日益突出和上升。

  1.3 香港歷為我國海上交通要衝

  香港扼我國東南沿海海上交通要衝,具水深面闊、避風條件良好等優勢,故能成為良港。東晋末年浙東盧循起義軍南下即取道屯門,攻克廣州。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坐貶潮州,途經廣州前往,據傳在屯門停留,有“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浪沒”詩句。另一位詩人劉禹錫也在《踏潮歌》中描寫“屯門積日無回飈,滄浪不歸成踏潮”。《唐書·地理誌》記載了唐代聞名中外的“廣州通海夷道”,即從廣州出發,經印度洋抵達東非乃至歐洲航線。此航線經過屯門,書中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一日至九洲石”(今海南文昌七洲列島)。

  宋元時期廣州海上貿易更加興旺,香港作為廣州外港地位進一步加強,留下遺跡遺址也最多。例如香港佛堂門有建於北宋“天后廟”,為香港最古建築,供奉航海保護神天后娘娘。元代“屯門巡檢額管150人,超過廣州地區香山、番禺、南海、新會等縣海防人數,反映香港海上交通地位。

  明中葉以後,歐洲殖民主義東來,香港首先成為這他們窺視對象。正德十二年(1517年)佛朗機(即葡萄牙)武裝船艦8艘進泊屯門灣,其中2艘炮艦駛入廣州水域。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元年(1521—1522年)葡萄牙人派出一支由5艘艦隻、1000多名官兵組成的龐大艦隊闖入屯門水域,要求通商,並在大嶼山佈防,但為明政府拒絕,結果爆發屯門之戰,以葡萄牙人失敗告終。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澳門被葡萄牙租佔以後發展為世界性貿易港,自此“諸澳盡廢,惟濠鏡(即澳門)為泊藪”,屯門也包括在内。但以後隨著葡萄牙海上霸權喪失,澳門地位日漸衰落,香港作為廣州外港地位不斷上升,故林則徐說:“而就粤省海道而論,則凡東越惠潮,北往閩浙之船,均不能不由該處經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閩浙總督伯燾也指出:”香港為商船内駛必由之路,其島曰紅香爐,上有營汛居民,並非偏僻小島可比“。正由於香港交通區位優勢,故在鴉片戰爭中為英國侵略者看中而要求割讓決非偶然。

  1.4 香港興盛的海鹽和種香業

  香港除了舟楫,尚有漁鹽之利,自古即為當地經濟支柱。至遲從南漢開始,香港就成為我國重要採珠基地。南漢主劉?土布在此設“媚川都”,派兵駐守,監視專業戶採珠。採珠地點在今新界大埔一帶,稱“媚川池”。但採珠是一件很危險事情,有時得潛入很深海底,蛋民溺死或為鯊魚所害時有發生。故到宋代“媚川都”一度詔廢,但香港與合浦、欽州一樣採珠仍在繼續。元代,採珠業更發展為一項暴政。至元三年(1337年),建立廣州採珠提舉司,且以採珠戶4萬賞賜巴延(即伯顏)。另據《元史·張珪傳》稱:“泰定元年(1324年)中書平章政事張等奏,東莞縣(含香港)及惠州珠池,……蛋戶七百餘家,……入水為蟲魚傷死甚眾,遂罷採珠戶為民”,可見香港採珠業規模相當巨大。至明代香港原有珍珠蚌被採殆盡,而新蚌又未能及時生長補充,資源瀕於枯竭,朝廷不得已下令擺採。自此香港採珠業日漸式微,僅有少量開採而已。

  香港海濱宜於曬鹽。漢武帝在番禺設全國有數的鹽宫,負責鹽產銷,諒有一部分鹽產於香港。吴甘露元年(265年)於東莞縣設司鹽校尉,監管珠江口東部鹽場,含今港島、九龍、新界鹽業生產,稱“東莞場”。晋因之。北宋初朝廷又在九龍灣西北設海南鹽場,取名“海南栅”。南宋初在九龍東設官富場,派專員管理。明代新安縣境内分設東莞、歸德、黄田、官富4個鹽場,皆隸於廣東鹽課提舉司。官富場仍在九龍東,是廣東13個大鹽場之一。它所產海鹽除在新安縣城和鯊魚湧、長洲設銷售點以外,還由香港大鵬灣經梧桐山運往廣州。清初受“遷界”令影響,香港鹽戶内遷,鹽田盡廢。乾隆以後,九龍、大澳、屯門、大嶼山等地才重開鹽田,但經營者為新鹽戶,鹽產量和質量都不及往昔,香港鹽業自此走向衰落。

  香港山多地少,盛產莞香。香港得名,一說是轉運莞香的港口。香港一詞,最早見於明萬曆郭棐《粤大記》所附《廣東海圗》,而在此以前,香港地區多標為“屯門”。但莞香樹在唐以前已傳入廣東,宋元以後遍植於香港所在東莞縣。照此看來,香港產莞香最興盛也在此時期。其中以東路瀝源(今沙田)和西路沙螺灣(今大嶼山西部海濱)所產最為著名。附近大宗莞香多由九龍尖沙頭(今尖沙咀)落艇,運往港島西南今香港仔東端一個小港灣,改裝艚船北運廣州,再過梅嶺銷往江浙蘇杭等地。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有“嶺南之俗,食香衣果”之說。清初“遷界”以後,莞香樹大量被砍,香農轉業,莞香業元氣大傷。至康熙中至少在新安縣不成為一項產業,以致當時編制的縣誌也不列入《方產》條目中。興盛多時的香港莞香業自此成為歷史陳跡。而代之而起的是港島採石業,原先轉運莞香後取名“香港”的小港灣成了轉運石料到廣州的港口,易名“石排灣”,而其原先“香港”一名反不為人所知。所以說“香港”一名在古代因莞香業興而起,也因莞香業散而廢。不過至今石排灣附近還保留一個“香港村”地名。鴉片戰争時英國人經過該村,以其記全港島地名,並按蛋民口音,讀為“Hong Kong ”。此即今日香港英譯來源。

  1.5 古代居民和聚落

  從九龍李鄭屋村東漢墓出土文物判斷,至遲到漢代當地已進入農耕社會,建立了聚落,形成與珠江三角洲同類型建築文化特徵。東晋末盧循起義軍在廣州失敗後,部分殘部逃入大嶼山一帶,捕魚為業。他們被稱為“盧亭”或“盧餘”,成為香港蛋民一個來源。宋代入居香港移民大增,其中不少是整族舉家遷入的。如宋崇寧年間江西吉水人鄧符協官封陽春縣令,卸任後舉家遷來錦田,子孫在新界、港島繁衍,至今人口已百萬計。除鄧姓以外,從宋到明遷居新界的著名氏族有侯、文、廖、彭姓等,加上鄧姓,號稱“新界五大族”。河上、上水、新田、大埔、粉嶺等成為重要聚落。他們還建立圩市,繁榮當地經濟。例如鄧氏開元朗和大埔舊圩,文、彭兩氏開大埔新圩,廖氏開上水石湖圩等,成為香港最早一批市鎭。這些早期移民為客家民系一部分。而清初“遷界”以後入居的也主要是客家人,其數量更多,分佈地域更廣,形成客家與其他民系雜處局面。故從一定意義上說,鴉片戰爭前香港主要是客家人社會。

  2、鴉片戰爭後香港歷史地理迅速變遷

  2.1 英佔香港地域範圍擴張

  戰前不久英國人對香港作過多次勘察和測量,結果認為香港“較澳門為佳,海水既深,陸地環繞,常年可用,易資防守。它是山地,但已經開墾,在食物上可以獨立。島的西南有一個地腰,是很好的貯貨所。這個地方幷且是北方來的船隻匯集之地,中國政府便無法干涉它的船隻,將茶、絲運到我們的船裡來”。“無論出口入口,香港水陸環繞的地形,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良港”。既有如此優越區位和地利,英國人於1841年1月25日鴉片戰爭尚在進行中便強佔香港,翌日發告文告,宣佈:“香港島及其所屬範圍内的一切土地、港口、財產或私人設施,屬英女王之權利、皇權和特殊權所支配,並全歸女王所專用”。並於同年2月1日給香港人《安民告示》中宣佈:“香港已為英國女王版圗之一部分。所有香港本地居民須知:爾等業已成為英國女王之臣民,必須服從女王及其官員,並向其履行義務”。而割讓香港的《南京條約》是1842年8月29日簽署的,這表明香港是被英國先強佔後割讓的。自此,這個面積75.6k㎡島嶼成為英國侵華基地。

  港島之北為香港屏障九龍半島,其南端尖沙咀是個良好泊藪,故亦最早為英國人覬覦。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第二年12月29日英法聯軍攻佔廣州,對廣州實行三年軍事佔領。1860年8月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同年10月24日簽署中英《北京條約》,規定將九龍割讓給英國。翌年1月19日港英在九龍舉行儀式,正式接收九龍半島。自此,龍九半島南端(或稱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及石匠島(今昴船洲)11.1k㎡中國領土成為英佔香港地區一部分。

  但貪得無厭的英國侵略者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們乘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之機,積極策劃擴界活動,於1898年6月9日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從1898年7月1日起將界限街以北(或稱北九龍半島)、深圳河以南,東起大鵬灣,西到深圳灣,南至南丫島及其附近235個島嶼總面積為975.1k㎡中國領土租借給英國,租期為99年,即到1997年6月30日止,這塊租借地後稱“新界”。由於新界423村10萬居民的反抗,到1899年4月16日英國才正式接管新界,與港九地區連成一體。

  1899年12月27日,英國又將原來未列入租借範圍的九龍城寨,單方面宣佈為“女皇陛下香港殖民地一部分”,納入香港轄區。但這即為清政府拒絕,清政府還發表聲明,九龍城寨是中國領土,管轄權仍屬中國。此後,港英當局多次強遷當地居民拆除城寨,但都尚未有得逞。直到近年由於城市規劃、建設等原因,這個佔地0.026k㎡城寨才被拆除,建議為一座公園,保留一部分文物古跡。

  這樣,從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到《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再到“租借”新界,包括上述九龍城寨在内,英國共侵佔中國領土為1061.8267k㎡,後又填海造地9.2k㎡,形成今天香港陸地面積為1071.8k㎡地域範圍(如圗)。

  2.2 香港市鎭拓展

  香港是由古代一些鄕村發展為一個國際大都會的。1841年5月香港首次人口統計,凡4350人。最大聚落赤柱約2000人,次為筲箕灣,約有1200人,其餘則為 150—200人小村。香港大部分為山地,平原甚為狹小,僅北部沿岸有一條羊腸小徑,故城市用地甚為困難,開山填海成為取得用地主要途徑。1842年在島北部沿海開出第一條馬路,長達4英里,即為皇后大道。1859—1862年這條馬路向海岸加寬,建成今德輔道。1889年開始又向海岸擴展,建成今干諾道,這樣形成今香港市區最早3大幹線。與此同時,總督府、大會堂、敎堂、銀行、商店、學校、醫院、報館、圗書館、博物館、監獄、水庫、貨倉、避風塘、住宅等公私建築接踵而起,形成以今皇后大道為中心的繁華商業區,即英國人聚居區的所謂女皇城(即維多利亞城)。而華人生活區則分佈在港島西區,那裡主要為中國勞工、小商人、農民以及來港避難内地人所居。每當國内動亂,香港即成為世外桃源,人口不斷增加。1845年香港2.4 萬人,1858年7.5 萬,1861年12萬,1871年達13萬。這樣港島作為一座商業和航運城市已初具規模。

  南九龍半島尖沙咀地勢比港島平坦,緊靠航道,地理環境比港島優越。但港英當局當初主要將其用作港島軍事防衛區,未作經濟開發。直到本世紀初南九龍大部分地區仍很荒蕪,多為英軍駐地,南端為碼頭和倉儲區,華人則集中於油麻地、紅石勘、何文田、大口環、大角咀一帶。大抵到本世紀20年代前後,九龍繁庶才不亞於港島,形成沿維多利亞港南北兩岸分佈的城市格局。

  直至本世紀70年代前,香港經濟中心和人口中心仍在港島和九龍,新界基本上是農業區,對香港農業副產品供應作用甚大。但港島和九龍畢竟面積狹小,容納不了日益增多的人口和產業。故港英當局從1948年開始即提出建議“徙置區”計劃,擬將部分人口遷到港九近郊。但這個計劃眞正執行始於1954年,約以每年10萬人速度遷進“徙置區“。到1971年,遷移人口累計達120萬,佔當年香港人口30%左右。由此在九龍和新界形成一批衛星城鎭。首先是1953年觀塘開發為衛星鎭。此後相繼有荃灣(1960年)、屯門、沙田(1962年)、大埔、元朗、粉嶺、上水、石湖、將軍澳等,有些衛星鎭發展為中等城市。例如沙田1971年祇是個2萬多人小鎭,1981年增加到11萬人,1991年已達50萬。這種人口郊區化的成功,明顯地改變了香港城市人口過分集中分佈格局。香港人口規模也由於各種原因不斷擴大,1901年30萬,1940年180萬,1951年200萬,1961年313萬,1971年394萬,1976年440萬,1981年520萬,遠遠超過廣州市人口,大約每10年增加100萬人,且形成從南向北推進的人口和城鎭分佈格局。

  2.3 香港經濟崛起

  香港資源匱乏,開埠之初環境惡劣,主要從事鴉片走私和苦力貿易,比澳門毫不遜色。據統計,1858年進入中國的鴉片高達7萬多箱,其中3/4是經香港入口的。香港成了世界最大一個毒窟。更有大批華工經香港被轉賣到南北美洲,許多人死於途中。而香港商業甚為不景,以致有些英商動議英國政府放棄香港。但不久在太平天國運動影響下,大批移民和大量華資湧入香港,為當地經濟帶來活力,香港很快成為南北貨運和貿易的中繼港,相繼開闢了香港至我國沿海各港和澳門的航線,以及至歐美和日本的遠洋航線。尤其是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西歐至香港的航程縮短了5000km以上,促進香港航運業大發展。1880年約有中國進口貨物的1/5,出口貨物的1/3是經香港轉口和分配的。到1900年歐美各國與中國貿易貨物已有1/2經香港轉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香港已發展為一個國際性貿易港。而航運服務的修船業、旅館業和飮食服務業,為當地人提供食物的工業,如糖厰、酒厰、麵粉厰,以及火柴、肥皂、羽毛加工等相繼建立起來。同時興起的還有通訊、供水、供電、銀行、證券、地產、博彩業等,香港社會經濟面貌大為改觀,奠定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20世紀初到40年代初即香港淪陷於日本侵略者之前為香港緩慢發展時期。由於港英堅持自由經濟政策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西歐國家經濟受創而無暇東顧,香港獲得較好發展機遇。1911年廣九鐵路通車,與珠江三角洲聯繫更為便捷有效,港島内及新界公路網絡也基本形成。1928年正式啟用啟德機場,開始空運服務。一些中小型工業如紡織、菸草、搪瓷、罐頭、玻璃、化妝品等也紛紛建立起來。特别是金融業在香港相繼勃興,建立起多家中外銀行。其中華資銀行佔了很大比重。1912年第一家華資廣東銀行在港開業,此後則有康年儲蓄銀行、東亞銀行、廣東信托商業銀行、永安銀行、香港汕頭銀行等成立,打破洋商銀行壟斷香港銀行界局面。這些華資銀行對確立香港國際金融地位和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另外,1900年以先施公司為代表的華資百貨業也在港島中心商業區興起,同樣結束了洋商對百貨業壟斷局面,使香港商業走向繁榮。

  抗戰初期,香港處於中立狀態,上海、廣州大量資金、設備入遷,給香港經濟帶來一度繁榮,尤其是商業畸型興旺。但到1941年底日軍佔領香港,實行軍事統治,給香港社會經濟造成巨大破環。1945年8月日軍投降,英国恢復對香港統治時,香港人口減少了100萬,其他損失難以歷數,故香港人說1941年12月25日即日軍佔領整個香港這一天為“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個聖誕節”。

  戰後香港利用國内外形勢變化帶來的機遇重新發展起來,特别是因國内戰爭,大量資金、設備、技術、人員流入,為香港經濟起飛準備了條件。例如解放前夕上海、廣州就有不少工厰南遷香港,來港各類人員多達10萬。1948年香港有大小工厰1600家,超過“七·七事變”到1941年淪陷前香港工厰數量。1940年香港生產總值(時價)達26.3億港元,比1947年增長72%,其中紡織業發展為香港工業主導部門,1950年與紡織業相關的工厰超過1000家,工人3萬多人,不少產品打入國際市場。貿易額也迅速上升,1951年高達 93.03港元,比1947年27.6 億港元增加了2.4倍。與此相應航運業和金融、證券業也很快獲得恢復,且創辦了不少新銀行,保證了經濟運作和增長。

  50—60年代,由於美國操縱的聯合國對中國禁運,香港轉口貿易受到沉重打擊。香港不得不利用大陸移民帶來的大量勞力、西方國家資金和技術向亞洲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以紡織、成衣、塑膠、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1960年全港製造業工厰達1500家,工人21萬人,同年產品出口值達28.67 億港元,超過轉口貿易額(10.7億港元)。這使香港城市性質發生質重大改變,從50年代前幾乎是單一的轉口貿易港市轉為以工業為中主的城市。自此以後,香港這種功能長盛不衰,工業至今仍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

  70—80年代,香港利用世界經濟衰退條件,迅速改變自己經濟結構,由原來以工業為主,轉變到以工業為基礎,大力發展貿易、運輸、金融、信息、地產、旅遊、購物等產業,邁向經濟現代化和多元化,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迎來了香港歷史經濟最輝煌時代。

  2.4 香港是一個特殊歷史政治和歷史文化區

  香港作為一個特殊歷史政治區主要是在割讓給英國之後,一方面是英國對它實行殖民統治,實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和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它又遠離英國本土,是一個自由港,絕大部分人口是華人,在地緣、血緣、親緣上與内地有不可分割聯繫,是中國社會一部分,所以香港成為夾在中英之間和東西之間一個特殊政治地理單元,在各個歷史時期充當了特殊政治角色。鴉片戰爭後,香港成為英國侵華的橋頭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軍經過香港攻佔廣州,殘殺中國人民;清朝滅亡後,香港成為清朝遺老遺少的避風港;民國初年廣州商團和陳炯明反對孫中山的叛亂即得到香港英國人支持,在軍閥混戰中落魄軍人和政客也多避地香港,國民黨政權在大陸崩潰前夕,流入香港軍政人員及其家屬數以10萬計;新中國成立後,在東西方兩大陣營中對峙中,香港成了一些外國勢力對中國進行顚覆活動的基地。

  但香港又是革命勢力活動陣地,在孫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動中,香港是一個重要基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即利用香港為基地開展各種鬥爭,如1938年成立八路軍香港辦事處,1947年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領導香港和華南人民革命鬥爭。建國後,在帝國主義封鎖下,我國利用香港進口大批戰略物資、技術和情報,挫敗了帝國主義的陰謀,香港對捍衛年輕的人民共和國發揮了應有作用。

  香港是一座華洋共處城市,中西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和整合,形成獨具一格的香港文化。在文化内容上,世界各種文化流派和思潮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自由地發展,從城市建築、人們衣冠履帶、社會民俗、宗敎信仰到宣傳廣告、飮食娱樂等無不如此。在文化空間上,歷史早期展現英國人和華人居住區與商業區對照;近代山野别墅與山下貧民窟以及港九近代西方文明與新界傳統閉塞生活方式對照;在物質文化上,香港聚集著巨大財富、先進設備和高科技產品、密集信息,擁有強大的文化優越和能量,故能輻射世界各地。但在精神文化上,香港又是一個迷信盛行,低級、粗俗文化充斥之地。香港文化的複雜性和多元化是歷史長期積澱形成的,它作為嶺南文化一部分,源頭仍是中華文化。但它又深受西方文化影響,表現出強烈西方文化特質和風格。這就決定了香港文化特殊歷史地位和作用,在中國歷史文化地圗上佔有重要一席之地。

  

  3、小 結

  香港自古以來即為中國領土,古代價值主要在於舟楫和漁鹽之利。鴉片戰爭以後,英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將香港一步步強佔為自己殖民統治範圍,形成今日香港地理區域。此後香港充分利用地利,把握機遇,開發建設城市,發展多種產業,崛起為一個經濟多元化的世界性經濟中心,並在歷史政治和文化上顯示特殊地位和作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香港的成功,主要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國人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艱苦創業,辛勤勞動的結果,而不是英國殖民主義的勝利。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使百年國恥得到徹底清洗,也開闢香港發展新紀元。

  (作者:司徒尚紀 原載《熱帶地理》第17卷第2期,1997年6月)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