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2日電/新華社報道,在經歷了近一年的低迷後,遭金融風暴重創的台灣經濟正逐步回暖,台灣當局主計部門22日將今年經濟增長率預測由原先的4.39%上修至4.72%。島內分析人士對此雖持不同態度,但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兩岸和外需因素對外向型的台灣經濟增長將起決定作用。
台主計部門的分析認為,今年台灣對外貿易大環境明顯轉佳,電子書、LEC電視、觸控、雲端(即雲計算)及3D等科技產品推陳出新,將為台灣產業帶來可觀商機,預測出口將增加20.91%。
台灣“中央大學”經濟係教授朱雲鵬對此頗為樂觀,他說,以目前電子、諮詢廠的接單狀況來看,比預料的狀況更好。因此,今年之內還有調高預測的可能性。“當然主要還是要看世界經濟的復甦狀況,有可能不是很穩定。”
台灣元智大學助理教授戎撫天也認為,台灣經濟增長的挑戰主要在於外部因素。一方面是美國經濟能否繼續恢復,另一方面是大陸經濟對台灣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信心影響效應,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能否順利簽署,兩岸經濟合作關係能否持續走下去,都會影響台灣業者對於經濟恢復的信心。
與戎撫天一樣,多位專家在展望今年台灣經濟前景時都提到了兩岸關係和外需的決定性作用。台灣中興大學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所長袁鶴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局上修經濟增長率預測的信心,來自於兩岸關係的持續和緩和兩岸經貿往來的持續擴大。已經實施的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和正在商洽的ECFA,都是刺激台灣經濟增長的契機。
台灣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林建山博士認為,目前來看全球經濟形勢發展不錯,各經濟體經濟穩步回升,台灣因此在出口方面受惠很多。同時,因為兩岸關係的和緩,貿易顯著增加,加上大陸推出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也會使台灣經濟因此得到拉抬。
但他同時指出,台灣的出口若要如預期般成長,需要國際市場的強勢復甦,如果國際失業率不能緩和,還是會影響台灣的出口。從目前形勢分析,台灣經濟很可能出現上半年增長快,下半年增長慢的趨勢。
台灣統一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胡聲安雖對上修預測持保留態度,但也指出台灣經濟增長的動能還是在於外需,整體表現要看對大陸的出口和經由大陸出口到歐美的情況。
就在22日,台灣財政主管部門公佈,1月稅收總額達1160億元(新台幣,下同),同比增加419億元,增幅高達56.5%,增長額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台主計部門當天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台灣失業率為5.68%,為近一年來新低;台經濟部門的最新統計則顯示,春節長假期間消費市場呈勁升態勢;當日台灣股市亦開出紅盤,上漲118點,券商普遍認為仍有上漲空間;經濟整體回暖跡象初顯。
胡聲安認為,這些短期效應能否持續還需觀察,因為除了外需的拉動作用外,台灣內需的投資和消費還相對疲弱。台主計部門的分析也印證了這一點,根據主計部門的預測,雖然景氣回升加上廠商促銷激勵買氣,可幫助提升民眾壓抑已久的需求動能,但因勞動情勢仍然嚴峻,加之薪資增幅緩慢等因素,今年民間消費只小幅增長1.81%。
“此外,去年台灣房地產市場飆漲,對消費會產生排擠作用,這也是應該關注的問題。”胡聲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