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互聯網上,有沒有持久的感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7 16:29:20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飯做好了,媽媽死了——四川涼山四年級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淚》在網上傳播後,被網友稱為是“世界上最悲傷的小學作文”。一日間,網絡被感動和眼淚所淹沒,微信被感動和眼淚所刷屏;一日間,各網絡平台接到的網友捐款即超過92萬。

  但是,事情很快就發生了逆轉。央視報道稱:《淚》 這篇文章並非木苦依五木寫的原文——中共涼山彝族自治州委宣傳部發來《關於涼山小女孩寫“世界上最悲傷作文”情況的調查報告》,報告提到了網上作文產生的經過是:學生木苦依五木寫了篇作文,然後支教老師任中昌看到後自己改寫成了作文《淚》,然後叫木苦依五木照著他的手稿進行了原文抄寫。

  雖然支教老師稱並沒有對文章的字詞語句進行過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錯別字;雖然很多人也認為“文章經過老師整理”並不影響真實性,但從這條新聞的跟帖中,已經能夠感受到昨天那些感動得淚流滿面的人們,情感發生了微妙變化。如果說刷屏的感動非常純粹,今天已經有了一些障礙和尷尬。

  說實話,我的內心仍停留於對大涼山貧窮所帶來的震撼中,憐憫、同情和感動沒有減弱,也沒有質疑《淚》的真實性。我關注的倒是,互聯網上“感動”這種情感的生產和消逝周期。我發現,互聯網是一個很容易生產感動的地方,有一種機制生產和推動著“感動”這種共情的形成,人們的感動很容易像潮水一樣地來,一張照片,一個故事,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引導,只要擊中網絡的某個痛點和淚點,就會在病毒式傳播中迅速生產一波全民的感動。但來得快,去得也快,感動也會像潮水一樣迅速地回落。互聯網同時又有一種迅速消滅感動的機制,把推向高潮的感動迅速壓下去,以一種反向和逆轉的情緒替代感動。互聯網的人氣與活力,很多時候就是靠這種“生產”和“消滅”所維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