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夏陵全力衝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http://www.CRNTT.com   2018-09-11 17:17:57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從七年前啟動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以來,中國各級政府已投入7億多元對西夏陵開展文物保護、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截至目前,9座帝陵、40餘個陪葬墓的搶救性加固工程已完成,新建的西夏博物館也已竣工並將於近期搬遷,西夏陵正全力衝刺2020年“申遺”。

  西夏陵是歷史上重要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夏王國(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的皇家陵園,也是西夏文明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遺存。

  新華社報道,銀川市西夏陵區管理處副主任王昌豐說,在58平方公里的陵區內現存9座帝陵、271個陪葬墓、一處大型西夏建築遺址和數十座磚瓦窯址。“無論從歷史學、考古學、建築學或者文物保護方面來說,西夏陵都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陵於2011年11月啟動實施“申遺”,2012年即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去年底被列為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劃定的西夏陵申遺區約42平方公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文物遺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為此,寧夏積極爭取、籌措資金搶救性加固9個帝陵和40餘個陪葬墓。

  王昌豐說,西夏陵屬於夯土遺址,面臨結構不穩定、風雨侵蝕、病害嚴重等問題。以3號陵為例,陵塔底部始建直徑36米,經幾百年的風雨侵蝕,現存陵塔夯土體直徑縮減近1米。“土遺址保護是國際學術難題,西夏陵的保護已持續20餘年,在與敦煌研究院的長期合作中探索出一套比較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可以推廣到寧夏以及西北其他省份土遺址的保護中。”他說。

  對夯土遺址來說,地區不一樣、自然條件不一樣,存在的病理病害也完全不同,這在西夏陵表現得尤為明顯。據介紹,同一座帝陵,積水多的地方鹽害比較重、面向西北面的風雨侵蝕較重。因此,在開展保護時,專家需對不同區域、不同夯土遺址進行科研實驗,再根據實驗數據,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