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周瑞金:新社會階層有強烈的改革衝動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10:09:21  


 
“草根人物”有追求幸福的強烈意願和無窮才智

  上一個30年,每當改革面臨重大進展或某個局部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幾乎都有著這樣的線索展開——

  民間小人物“膽大妄為”的冒險“違規”,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後,得到開明的地方領導幹部的默許甚至鼓勵,經由目光敏銳的媒體報道,引發熱烈討論和爭議,最終得到高層認可,推向全國,並以政策或法律使之制度化。從計劃經濟到“計劃?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從“有計劃的商品?濟”到“社會主義市場?濟”,對中國經濟的體制性探索,從“涓涓細流”到“驚濤拍岸”的市場化大潮,就是在民間草根階層堅持不懈的推動下,得以最終完成的。

  農村改革序幕的à開,始作俑者是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個窮得叮當響的農民。他們冒著坐牢殺頭的危險簽下“大包幹”生死狀,並一舉大獲豐收,這點星星之火,才漸次燎?全國。而從鄉村湧向城市、最初被報界稱為“盲流”並欲嚴厲禁絕、後被稱為“農民工”的“民工潮”促使了城鄉二元結構的鬆動、推動了城市化並成為托起“中國製造”奇跡的基石。這股大潮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舊有的土地制度、城鄉壁壘和工農業的“剪刀差”。

  工業方面,浙江蕭山的魯冠球悄悄辦起的鄉村小小農機廠,在財大氣粗、包攬幾乎所有資源的國營工業的夾縫中漸成氣候。眾多的“魯冠球”和千萬個曾被蔑視的“個體戶”一起,艱難磨礪、胼手胝足,把曾?被體制和政策“圍追堵截”得灰頭土臉的鄉村工業和小攤點小門面壯大成被紅頭文件從否定到默認,到鼓勵、贊許,最終蔚為壯觀的民營?濟,在中國?濟中三分天下有其二。

  安徽“傻子瓜子”擁有者年廣久的出現,衝決了“雇工8人以上就是剝削,必須打擊”的鐵律;溫州街巷中湧現的小攤主、小業主“八大王”的命運起伏,抓而又放,成了民間市場及多元流通渠道走向合法化付出的局部代價;浙?海鹽一剪子剪開國企改革帷幕的“小裁縫”步鑫生、河北石家莊鬥膽承包虧損造紙廠的小小業務科長馬勝利??來自年輕知識階層的IT人士及新技術人士代表,如阿裡巴巴的馬雲們??不管其後的命運怎樣,他們都在不同層面衝擊著幾十年計劃經濟的體制性堤壩。

  幾乎每一項改革的起步,都站著這樣一些“舍得一身剮”的草根小人物,而他們的背後,是無數雙渴望個人幸福、渴望國富民強的眼睛。

  13億人的渴望和才智,才是推動中國改革發展的最大動力。

新社會階層有強烈的改革發展衝動

  30年前,“白領”、“民營企業家”、“中介組織”、“自由職業者”、“新上海人”(或“新北京人”、“新廣州人”)??這些稱呼會讓人匪夷所思,不知所雲。但今天,他們活躍於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不但成為中國濟運行和發展的潤滑劑,更成為有強烈深化改革衝動的階層。沒有改革發展,就沒有他們;只有繼續改革發展,他們才能擁有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才能獲得人生價值和成就感。因此,他們是改革發展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和依靠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