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轉基因商業化的幕後推手

http://www.CRNTT.com   2010-04-09 11:40:37  


華中農大科研人員一直食用轉基因大米。
 
糧食安全不是唯一理由 
 
  與商業化相關的專家:為了增加產量 
 
  面對質疑,與轉基因商業化有關聯的專家們,不斷強調“糧食安全”問題。 
 
  在回應關於轉基因玉米的質疑時,農業部農業研究中心研究員習銀生說:“出於糧食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國家需要加快發展玉米生產,我認為這是放行轉基因玉米安全認證的主要背景。”習銀生同時引用數據說:“到2020年,我國玉米需求量將超過2億噸,但產量只有1.7億——1.8億噸,供需缺口在2000萬噸以上。” 
 
  農業部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也有類似說法:“如果沒有科學技術上的新突破,農業生產很難獲得大幅度增長,很難再上一個新台階。轉基因等生物技術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所在。” 
 
  轉基因作物只是間接增產,實際上並無幫助 
 
  國際農業知識與科技促進發展評估機構主席認為轉基因大豆增產的效用只是暫時的,雖然它的基因削弱了雜草和害蟲的侵害,但多年後害蟲就會產生抗體,之前的紅利將被抵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地下轉基因作物已成規模的湖北省調查時也發現:其實轉基因大米並不多麼高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轉基因技術能夠直接提高產量,一般只是通過抗蟲、抗病間接增產。而江蘇省鹽城大豐市的轉基因棉花在種植進入第5個年頭後,甚至出現產量下降的情況。

  並且,事實上糧食的增長速度一直都高於人口的增長速度。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半,種糧的人減少了三分之二,但糧價相對於其它商品價格卻降了近一半。所以糧食危機本身也是一個偽命題。 
 
  儘管上述觀點仍然存在爭議,但至少說明轉基因作物與糧食安全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取得共識,在這種情況下以糧食安全的名義推廣轉基因作物,動機何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