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不妨在壟斷領域都培育一兩個巨型民企

http://www.CRNTT.com   2010-05-20 08:56:32  


應該在每個壟斷領域都培育和發展一兩個巨型民企,以便真正打破壟斷,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格局。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促進民間投資是既定大政,出台的政策措施也不少,但是,總體效果卻不令人滿意。經濟參考報發表該報副總編輯張健文章指出,這次國務院的《意見》,從另一個角度說,也是對民間資本發展狀況的“不滿”,進而推行更寬鬆的環境、更有利的條件、更低的准入門檻,以圖民間資本發展得更快,民營企業做得更強。

  確實,一些重要領域、壟斷行業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已經看得到民間資本的身影;像涉及金融安全的銀行業,已經有了“純粹”民營的民生銀行;在石油業、民航業、電信服務等重要壟斷行業,也不斷有民間資本參與的報道。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來,民間資本進入重要領域雖然案例已有一些,可成功的不多,失敗的不少;發展壯大的不多,掃興退出的不少。總結起來,可以歸結的原因不外幾個:有些確實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一些民間資本對新領域不熟悉、不善於經營而鎩羽而歸;但更多的是,在國有壟斷已經形成的現有利益格局下,新加入者很難“虎口奪食”,再加上政策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夠,民間資本難以和國企、央企在同一水平上競爭。

  文章表示,不爭的事實是,過去一個階段,民間資本雖然被鼓勵參與諸多重要領域,包括一些壟斷行業,但從政策取向看,民間資本依然充當一種“配角”,一種“必要的補充”,多數情況下,可以股份參與,可以從“外圍”入手,可以在“非主流”、非壟斷性網絡的領域做大,等等,這種情況下,不僅打破原有壟斷格局是句空話,想讓民間資本做大做強也根本不可能。進一步說,促進民間資本大發展的政策意圖也難以真正落實。

  文章認為,應該在每個壟斷領域都培育和發展一兩個巨型民企,以便真正打破壟斷,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格局。另外,只有在重要領域民間資本不再充當“配角”,民間企業成為重要行業的主流企業,民間資本投資的積極性才能真正調動起來。具體說,石油產業能不能出現一家超大型民營企業?電信領域能不能有一個網絡齊全、服務全面的超大型民企?鐵路能不能有一個有築路權、經營權的大民營企業?其實,有一兩家大型民企,不會動搖原有的主要格局。

  文章稱,有人會說,企業要靠競爭才能做大做強,有了促進發展的政策,猶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話沒錯。但不要忘記,在一些重要領域,大壟斷公司的利益格局已經形成,沒有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後來者是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的。這就需要在政策取向上以更明確的“表態”———我們就是要培育強有力的競爭者,培育更具有市場意識的民營企業。

  至於資金,在民間資本如此龐大、配角地位如此尷尬、可進入的領域又如此狹窄的情況下,只要政策支持,做強民間資本“大企業”的大旗一樹,便會有千百億元資金招之即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