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高油價會把中國經濟帶向何處

http://www.CRNTT.com   2011-03-28 09:25:48  


 
  經濟學家李才元認為,在經濟結構中,實業是造血的骨骼,資源和金融是吸血的皮肉,二者必須有個合理的比重。而當下世界經濟的不均衡,就表現在“資源金融國家”利用資源泡沫的炒作,不斷從“實業國家”吸取血液和營養,進而導致全球經濟肌體患上了“肥胖病、高血壓”,走不了幾步就走不動了。

  然而,中國並不掌握世界市場的“定價權”。對於高油價,以及鐵礦石、糧食等大宗資源商品的價格上漲,中國有心無力。“打工仔”討價還價的空間很小,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強自立。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透露了中國能源戰略“十二五”規劃細節。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著力調整能源結構,將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包括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由當下的8.3%提高至2015年的11.4%,2020年更是要達到15%。

  過去5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均居世界第一,尤其是新能源發展極其迅速。風電2010年年底裝機總量超過4100萬千瓦,連續5年翻番增長,風電設備製造能力快速提高,同時,風電正從陸上走向海上。

  核電在建機組26台、2871萬千瓦,在建規模占全球40%以上。讓人鼓舞的是,中國科學家近期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自主技術突破,實現了核廢料的回收循環利用,利用率提高了60倍。這意味著,在現有核電規模下,中國已經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只能使用50到70年,變成了足夠用3000年。

  日本地震引發的核電安全擔憂是值得警惕的。不過,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鬱祖盛認為,中國正在運行和建設的核電站多為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後改進型或革新型核電站,安全性能優於福島。

  沙特阿拉伯前石油部長、歐佩克的締造者之一謝赫•亞馬尼曾說,石器時代的結束並不是因為缺少石頭;石油時代的結束也不會是因為缺少石油。應該把高油價看作一種“壓迫的動力”,“能源瓶頸”的突破根本上要依靠技術跨越式大發展。在今天,國際炒家可能利用石油金融暫時獲得暴利,而從長期看,他們很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而會倒逼出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全新時代!

  最近的好消息還包括,中國智能電網技術取得突破,已率先建成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覆蓋領域最全、推進速度最快的智能電網試點工程,並發布了世界首個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分析人士稱,這是中國節能減排的重大步驟,到2020年建成後,能使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8.8%,對實現中國2020年碳減排目標的貢獻率可達20%至23%。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王玉鎖認為,中國智能電網的上馬不過是“新能源體系”構建邁開的第一步,未來中國能源將從“資源為王”的時代,進入“技術為王”的時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