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邵建:呼籲“重建儒教”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11-10-28 10:42:31  


儒教祭祀之釋奠禮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訊/齊魯晚報南京曉莊學院教授邵建的文章《呼籲“重建儒教”為哪般》,文章認為教化或文化,最怕權力染指,它很容易變成權力的統治之術。儒文化不是沒有這樣的教訓,當年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今天莫非我們要讓這一幕重演?如是則文化專制不遠矣。詳論如下:

  杜吹劍先生日前發表文章《文化不崛起,政治認同難一致》,籲請國家“重建儒教”,提出用儒教來統一全民的文化認同,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達致政治認同。 

  儒教不是宗教,是在傳統中形成的儒家教化。但,無論宗教還是教化,現代國家建構,無不是政教分離,亦即教化的歸教化,政治的歸政治。民眾不是不需要教化,也不是不需要政治認同,而是後者無需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比如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來自各種不同的宗教背景,無法在文化認同上達成一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有著相當一致的政治認同。

  什麼是政治認同?杜文認為:“政治認同則指特定個體或群體認為某一政治權力機構對其自身及所屬生活區域所行使的某些權力(立法、司法、行政等)是可以接受的,因而願意承擔某種義務。”應該說,這樣的表述嚴重不到位,它忽略了政治認同的前提,即國體意義上的權力來源和政體意義上的權力分配。只有權力來自民選並且它是分權形態的又必須受法的制約,這樣的權力即使跨文化,也能形成不同文化間的交叉共識,並超越國家進而形成一般性的政治認同。比如,利比亞在伊斯蘭教的意義上已然有其全民族的文化認同,但卡扎菲的政權照樣被推翻。由此可見,專制體制即使有文化認同也無以達成它所需要的政治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