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高校自主招生難自主

http://www.CRNTT.com   2011-12-13 11:10:50  


 
  上述新政再度證明了1991年《教育法》就規定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的自主權至今還是審批制。高校學科專業設置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辦得好不好也要由上級部門組織進行評估。這種模式下,學校考慮更多的是追求社會熱門專業,追求行政審批容易通過,師資、設備、教育模式、特色等都不需要考慮。但其實一旦將專業設置的自主權下放到學校,招生要對學生、對社會負責,學校就必須考慮“產品”是否能夠獲得市場認可,就業率自然不是問題。

  自主招生必須僅僅是高考的重要補充,教育部不想看到自主招生聯盟繼續擴大

  不僅錄取人數縮水,教育部最新通知還強調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是高考制度的重要補充,要在統一高考的基礎上進行。這個綁定計劃之下,學校的自主決定權不會有擴大的可能性。在2012年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試點工作通知出台前,民間曾傳出教育部有意取消高校自主招生聯盟的消息。雖然此後傳言不攻自破,但有參加教育部直屬高校招生工作會議的負責人透露,“對於自主招生聯盟,教育部的態度不贊成、不反對,但不能繼續擴大。”以2010年的數據統計,加入自主招生聯盟的30多所高校已占總數的近40%。


  □ 結 語

  高校在招生環節沒有自主權,就如同一個飯店允許什麼樣的客人來吃飯、準備些什麼樣的菜甚至是菜如何烹調,都要由上級部門說了算。這樣的“飯店”如何能夠經營得好?由此看來,自主招生今天的困境不過高校被裹挾在權力的夾縫中,迷失方向的又一例證。

【延伸閱讀】南科大:一場疑點重重的教改(網易另一面 2011年6月6日)

  南方科技大學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學生會不會參加高考的懸念,日前再度引發社會關於教育改革的爭論。從2007年籌建至今,這所步履蹣跚的學校承載了公眾對於大學獨立、去行政化等問題的美好期待。如今舉步維艱的局面下,感慨固疾難以撼動並無益處,改革者怎樣邁出每一步更需要被檢討。

  一、45名學生是否高考不影響就讀,爭論僅為擴大改革話語權

  南科大45名學生是否參加高考,校長朱清時“讓學生和家長決定”的態度發生改變,在接受《京華時報(微博)》專訪時明確表示“反對已錄取南科大學生參加高考”,並透露接到行政部門下發的文件。他認為“參加高考就是讓所有人回到體制內,這樣的實驗還有什麼意義。”和此前45名學生拒絕高考的公開信一樣,這一次校長和學生堅決站在一起。

  事實上,無論從教育部批准南科大籌建,還是深圳市將南科大定位為實施全日制學歷教育來看,南科大都在和體制發生關係。45名學生參加高考並不會影響在南科大就讀,但如果將來教育部賦予南科大學位授予權,這些人很可能因為沒參加高考拿不到學歷。這或可說明,教育部對南科大體制內“自授學位”並不看好,朱清時只是借高考擴大改革話語權。

  二、教育部對南科大態度始終是不反對、不批評

  南科大2009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在《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中亦有“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的表述。2010年5月和12月,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王湛分別率領調研組到南科大調研教育改革試點工作,肯定了南科大的改革。今年1月初,教育部正式發文同意南科大籌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