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假亂真:收藏市場的“毒丸”

http://www.CRNTT.com   2012-02-01 13:24:29  


 
  高科技鑒定呼之欲出

  2010年12月21日,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負責實施的國家科研項目“書畫真偽科學鑒定系統”通過專家驗收,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成果便是對噴墨打印的高仿真書畫的識別。

  “把噴墨打印複製品放到先進的科技設備下,就會現出原形。”尹毅說,檢測設備主要是從國外引進的光學儀器,然後針對中國書畫的特點對設備進行了相應改造,使其能對書畫作品的紙絹、墨色、印泥進行物質成分和微觀結構的分析。

  “比如,原作色墨是手工調和後繪制在畫面上的,在顯微鏡下觀看局部色墨,其狀態和人眼所見的書畫色墨狀態基本相似,而噴墨打印的複製品是將多種不同色相的顔料微噴在畫面上,在顯微鏡下能看到紅、黃、青、黑各色的微噴色點。”尹毅說,光學儀器就像“第三只眼”,可以窺探到書畫作品的微觀物質形態。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

  但尹毅也表示,科技檢測不是萬能的。“這些科技檢測的初步成果不能解決書畫鑒定的所有問題,尤其是遇到後人用老紙、老墨等老材料製作的高仿品,科技鑒定就會備感困難。”如今,噴墨打印的花樣也不斷翻新。有的是直接打印,有的是半印半繪,即在打印後加以手工描繪,還有部分打印結合部分真跡。

  “分色技術的改進也給鑒定帶來新課題。”林詒洪說,新的分色技術在原有的四原色基礎上增加了色系,比如打印水墨畫不用複合顔色,而是以炭黑為主,這在各種光源下看都非常接近原作。黑、灰、淺灰等色系的分層也使墨點更難以觀察到。

  “相比科技手段的加強,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鑒定機構,由國家賦予一定的職責。”胡錘建議,高價的拍賣品一定要經過鑒證和備案,才能進入拍賣程序。“要形成這樣一個共識,沒有經過鑒證就有可能是贋品。”

  陳國力對此表示贊同。“美術館的藏品有了檢測認證和備案還不夠,還需要社會的承認和法律的認可,要有公信力的單位來承擔這項工作,這非常關鍵。”

  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對整個藝術市場的治理規範。“歐洲早就有了技術鑒定,但仍然沒有完全解決贋品問題,更多採取博物館的備案制和藝術市場的規範建設。”如果藝術市場的監管體系沒有健全,單獨使用技術手段肯定會遇到困難,“搞不好,這些技術還會擾亂市場,有人可能會拿著假畫去備案,並利用備案記錄達到牟利的目的”。

 “藝術市場發展既需要技術手段,也需要行業誠信的建立。”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娛樂演出藝術品市場管理處調研員李建偉說,目前藝術品管理條例正在制定之中,已經修改了多稿,就是希望通過完善宏觀政策來提供制度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