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就這樣被“淺閱讀”征服

http://www.CRNTT.com   2012-07-20 14:50:54  


 
【即時通會員如是說】

  “淺閱讀”的消費特點就是快速、快感、快扔,於是我們現在通常是選擇性閱讀、片段式閱讀、視覺閱讀。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比任何時期都更具指示意義,試問有多少人在怡情式閱讀,真正享受閱讀呢?當然,閱讀要看心情心態,也還需要時間,某人還會說這個時代需要的是知識的廣博,那麼毫無疑問,閱讀終將有一天會成為一種儀式。——李展藍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面速食的時代,從閱讀到寫作,從生活到感情。流行的淺閱讀和速食的方式一樣,從某個方面來說,確實提高了我們生存和學習的效率,但是也慢慢地讓我們喪失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更細膩的感情和更有創造力的思考。湯馬斯.佛裡曼說,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是平的;他沒有看到的是,人也正在慢慢地從立體變得扁平。這或許更適合在當下生存,但對於獨立的思想、對於精神的養育、對於安靜的美、對於精致的藝術來說,卻是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西銘

  “淺閱讀”已經都成了最流行的一種閱讀方式。圍脖、語錄、馬甲的出現都是契合這種現象。況且現在城市的生活方式,都已經不能再給我們像傳統閱讀方式的那些大把時間。也許淺閱讀越來越豐富著人們的生活,可是“淺”上得來終覺淺。精神上能享受的東西也大約都“淺”化了。——楊文

  淺閱讀,也是淺生活。記得大學時,我們還寫信。現在,我們在微博上問候。我們已經無法閱讀一滿篇文字了,寫字的速度更是無法跟得上我們思考的速度。面對信息爆炸,我們的大腦時刻都在高速運轉,處理大量的信息。以往那種慢速的咀嚼,悠然的詩意,已經被時代拋棄了。——龍在天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所謂的白領們的“膩生活”,既然生活都覺得膩了,又哪來的閑情逸致做淺閱讀呢?在面對浩瀚如海的書籍時,淺閱讀的確已經不能再適用於這個快速發展的物質化的社會了。如今的閱讀速度,是因為讀者們的閱讀水平和鑒賞能力有所提高嗎?我想不是吧,一般的書籍一目十行地閱讀下去,在忙碌的工作者看來已經是一種很慢的速遞了。因而淺閱讀,重在你靜下來的心,而非你想顯示出來的速度與技巧。——於瑤瑤

  文化的深淺其實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深層次的研究是專業學者要做的事情,大多數人只需要“知道”便足夠了,如同這些年“知道分子”人群的產生——現在人人都是知道分子。處在信息化時代的我們,在需要快速處理問題時將信息由厚變薄是有必要的,雖然因此大多達不到完美的結果,卻也算不上不好。“淺閱讀”也讓我想起了最近的新紅樓,大眾的主要評論都是在說不如老版的好。究其根底,還是缺在文化根底的厚薄上。老紅樓的演員們經過三年集訓,是對當時文化有了充分的學習之後才有了這麼一個經典之作,相比較大眾對於新紅樓的不滿足,大約也是類似“淺閱讀”惹的禍吧。——黃璐

  淺閱讀總歸還是比不閱讀的好吧?“淺”只是一種表面狀態,“淺”這個整體現象之下有一種讀不出的深意。當“深淵”難以流動的時候,“淺水”或許才能濺起幾點水花吧。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年頭,你信圍脖還是信新聞主播所說?——陳夏陽

  深閱讀亦或是淺閱讀,這不過是閱讀獲取信息的方式,重要的在閱讀過後自己可以清楚地說出自己收獲到了什麼。老師讓你讀一本資本論還不如讓你看一期鏘鏘三人行,讓你讀一篇黑格爾文章還不如讓你去聽一期李敖演講。深閱讀收獲的不一定就是多於淺閱讀,有時候整本書看下來就那麼一句讓你印象深刻,這一句就成為這本書對你的價值。——高欣婷

  淺閱讀的確是一個實用主義的辦法,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集了最大的信息量,符合我們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規律,但我們應該意識到淺閱讀得來的信息無法進入我們腦子深處,無法引起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 就如我們看名著簡介時,無論看多少遍,我們還是會忘記其中的內容,但閱讀就能讓我們有很深的印象,還能細細品味其中的細節。——柳書凝

  淺閱讀固然好,我記得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花太長時間去看名著不如去看電影了解。現在的網站上也充斥著太多某某語錄和某某經典,號稱必讀不可。但實際上,淺閱讀盛行的今天,我們可以試著靜下心來,讀一本大磚頭,去深深地了解,而不是被一些所謂的精髓和經典語錄蒙蔽了雙眼。總有一些沒有發現的,總有一些等待你發現的。——胡倩

  記得上海電影節時,去看了一場電影。電影開場前跟朋友說,哇!好久沒看過這樣一場完全不知道講什麼、任何資料都沒有的電影了。朋友不斷的點頭!這種帶著無知帶著全身的好奇去看的電影,讓我特別享受。在資訊爆炸的今天,處處都是新聞、消息、介紹、梗概,我們已經習慣了淺閱讀。看到一本新書,先看看簡介,了解大概講什麼,看到新的電影,有新片速遞,看看片花也能知道,哦,大概是什麼故事。淺閱讀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也磨滅了我們的興致。我們不再興致勃勃、充滿好奇的去讀書、寫字、看電影、聽音樂。我們每天都只是在淺閱讀!——潘昕妙

  現實生活中會有這樣兩個體驗:一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數學題,在偶然間突然靈機一動,想出它的解法來,一下子水落石出,雲開霧散;看一本書時忽然心有所感,但實在覺不出這個感究竟是什麼,就只好擱置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那種感覺卻仿佛一塊被水漸漸洗滌的玻璃,原來灰塵滿面,現在卻漸漸清清亮亮起來,而且這種清亮與日俱長,仿佛沒有止息。淺閱讀就是前者,閱讀就是後者。——潘宇峰

  淺閱讀與社會化前進的步伐同速前進,社會節奏越快,閱讀越淺。因為沒有時間,有時間的時候我們會去做健身、去約會、去讀一些應急的書,補充一些急用的知識。只有那些生活節奏慢的人,如老年人、家庭婦女等才會有閑工夫去細細的品味書中的樂趣。——義君

  “淺閱讀”就是文化快餐,方便快捷,瞄之即見,讀完就用,充分發揮了短平快的特點,很契合當下的生活節奏和被生活調教的越來越懶惰的思維。但這個與所謂的深閱讀一點也不矛盾,而且還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當然一年365天,天天吃快餐也是營養不良的,咱適當的時候還是要補充下營養,讀讀大部頭。——吳嶺峰

  現代傳媒的便捷以及所連帶的這種“淺閱讀”現象放大了人類歷來在對待信息和知識態度上的惡劣習性。尊重知識與信息背後的真相的永遠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數時候,信息和知識只是人們的交際工具——換言之,大多數人只是為了達到與別人平等地位的資本,才盲目的縱身跳入這信息時代的漩渦。——阿布

  不再有獨有的知識,只會有獨立的視角,看事物的角度比擁有知識更重要,現在需要的是通透的讀書人,而不是死鑽牛角尖的那種讀書人,需要直接,而不是拐彎抹角。——張昂昂

  來源: 半月談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