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幣國際化應順勢而為

http://www.CRNTT.com   2012-11-21 09:08:33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訊/近期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人民幣國際化有利因素逐漸增多,全球經濟萎縮已成為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催化劑。當前國際熱錢流入、人民幣升值、東亞各國熱捧人民幣、石油人民幣定價等,無不呼喚著人民幣盡快國際化。

  近期國際熱錢追捧與人民幣升值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朱幼平文章文章稱,美國QE3推出後,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均加入再次量化寬鬆。世界經濟的中心在向亞洲傾斜,特別是持續多年領跑世界的中國經濟,近期又出現增速見底的模糊征兆。國際熱錢開始從歐美向亞太擴散,大量熱錢囤積香港,想方設法進入內地。有資料顯示,近期國際資本持續流出地以北美為主,占全球資本流出總量的90%以上,中國大陸包括港澳台地區吸引了其中80%以上的資金。
  
  香港是國際熱錢進入內地的中轉站。熱錢不斷把香港資產價格推高,迫使香港特區政府多次幹預。儘管內地資本管制,也沒有阻擋熱錢進入內地的熱情。一些地下錢莊的熱錢已經結束從去年10月以來持續一年的淨流出,9月下旬轉為淨流入,10月以來流入異常凶猛。這些途徑包括借道QFII、虛假直接投資、虛假外貿、外幣貸款和外債、向內地員工支付虛假薪酬、海外捐款等。與此同時,境內企業及個人紛紛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人民幣需求量上升而加速升值。近期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多次漲停,人民幣利率也有所上揚。央行只得在公開市場中頻繁開展逆回購操作來平衡對衝。

  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趨勢應當說只可能保持一個基本穩定、有所升值、雙向波動的大致趨勢。人民幣升值是純粹炒作行為。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人民幣資產相對安全,中國經濟前景得到世界認可。

  東亞的人民幣集團有可能取代美元集團

  文章分析,目前,東亞已形成一個人民幣集團。10個經濟體中,韓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7個東亞經濟體的貨幣與人民幣的關聯度已經超過美元。

  中國和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和投資額近年來快速增長。201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3628.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0%。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和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第一大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