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展望十八大後習近平的兩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2-11-21 10:03:09  


 
  持平而論,胡錦濤主政的十年期間兩岸關係經歷了上下起伏、動蕩狂飈的年代,所以後來大陸方面才有《反國家分裂法》的出現,有所謂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說法。所幸後來兩岸雙方都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自2008年起恢復了海基、海協兩會的制度性溝通與協商,雙方達成了多項共識,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完成了直接通航。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緊張已經成為過去,區域安全得到維護,相關各方互蒙其利,舉世認同。兩岸當局的理性做法都應該加以肯定。

短期內不會調整對台政策

  習近平初掌大權,對中國大陸來說,首先,既然兩岸關係在過去五年內已經朝向正面、穩定、成功的方向發展,雖然結果並不能讓北京全然滿意,但習近平等人顯然既沒有必要、也無急迫性,要在短時間內把主要心力,放在處理一個基本上還算相當成功的對台政策上;而且,依過去江澤民及胡錦濤的經驗來看,他們兩人也是在完全掌握所有情勢之後,於主政的兩三年後才逐漸完成自己的對台政策調整,分別有所謂的江八點和胡六條出台,展現出自己的風格。

  其次,客觀來看,就中共的新領導階層而言,除了繁雜的國際糾紛、外交問題之外,如何維持、追求一個合理,但仍屬中、高速度的經濟成長,及時處理嚴重的貪腐問題,以避免亡黨亡國之憂,如何以漸進、負責任的方式,面對艱钜的政治改革,處理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縮小貧富差距,解決群體事件及各種醫療及社會保障問題都將占用習近平等人的主要心力。兩岸關係只要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再逐步往前發展即可,解決所謂的台灣問題應該不在習的施政優先順序之中。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沒有意外,各界應可合理預期,至少在一段期間內(一年半左右?)兩岸關係恐怕多半將在既定的軌道上,循序漸進地往前發展,揠苗助長未必就是好事。至於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所提,除了要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外,北京也希望在國家尚未統一之前,探討兩岸政治關係,並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等等,在筆者看來,這只是中共片面表達其主觀的期望,但實際上成功的可能有很高的難度。

  其實,早在今年9月間,中共十八大的準備工作已經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國台辦主任王毅在談及各界關心的兩岸關係前景,以及兩岸雙方各自的政策時,就已預示兩岸關係的基本走向。他說兩岸都應堅持“四個不變”:堅持和平發展基本方針;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本立場;堅持兩岸事務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思路;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基本理念。簡單地說,就是方向不變、立場不變、原則不變、做法不變,而這將是未來大陸對台政策的主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