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十八大之後中國經濟怎麼辦?

http://www.CRNTT.com   2012-11-27 10:53:38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十八大之後中國經濟怎麼辦?”指出,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中國是否可以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對國家的發展來說都是關鍵的。而中國是否可以從高增長過渡到較長時期的中等增長,從中等收入過渡到高收入,主要取決於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層,來克服分利集團的分利行為,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十八大所產生的新領導層能否承擔此重任,人們拭目以待。

  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如何看待這種新情況?目前有三種觀點。在樂觀一邊,也仍然有官員和學者堅信,在今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中國仍然可以維持高增長。不過,也有極其悲觀者,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過早地進入了低增長階段。一些持很強意識形態觀點的人甚至認為中國的經濟會解體。然而,大多數人既不相信繼續的高增長,也不認為中國經濟會解體。他們的一個共識是,中國經濟高增長階段已經過去,現在已經開始進入中等增長階段。從世界經濟歷史的視角看,從高增長過渡到中等增長階段絕對是正常現象。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維持永恒的高增長階段。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從高增長過渡到中等增長,再過渡到低增長,乃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當然,期間,科學技術的突破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變數。不過,技術創新往往是可求不可得,什麼時候可以發生重大的技術創新,仍然依賴於“命運”這個變數。

  中國經濟也不例外。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高增長階段,人均國民所得已經進入中等收入社會。隨著經濟體的擴大,經濟增長必然緩慢下來,不管有無其他因素(例如危機)的干預。從高增長過渡到中等增長是必然的。不過,這個過渡必須處理好。經濟增長速度的波折不能過大,過大了就會影響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搞不好會對國民經濟造成摧毀性的負面影響。或者說,這個過渡處理得好不好,決定了中國經濟是否可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中國是否可以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對國家的發展來說都是關鍵的。從經濟上說,它決定了中國是否能夠從中等收入階段進入到高收入階段。有關“中等收入陷阱”及其所能帶來的惡果,中國各方面已經討論了很久,這裡沒有必要再重複。須要指出的是,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是唯一能夠防止中國進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手段。如果中國能夠在未來的20來年間實現中等經濟增長,中國就會進入高收入社會。不過,要把國家帶入高收入階段並非容易。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發展中經濟體只有十幾個成功地進入了高收入社會,而大多數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