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3年還需繼續倚重穩健的貨幣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01-16 08:13:05  


 
  在國內,當前支撐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仍處於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增長的動力和潛力依然較大。各地發展熱情仍然很高,財政狀況相對較好,社會融資總量持續回升,宏觀政策預調微調和結構性改革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前期一些重要價格信號也已有一定調整,所有這些都有助於穩定經濟並擴大需求。中國經濟結構正在朝著預期的方向轉變,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增長相對加快,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在帶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增強。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總體上仍處於結構調整階段,這一過程將進一步釋放增長的潛力,從中長期看將有助於經濟的長期和可持續發展。但也要看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外需疲弱,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國內內生增長動力還需增強,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儲蓄率過高、消費率偏低的結構不平衡問題仍比較突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因此更加緊迫。

  文章指出,2013年央行金融宏觀調控和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必須倚重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點主要集中在八個方面:即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提高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進一步深化金融重點領域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簡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手續和審核流程;堅持市場化取向,推動金融市場規範發展;加強金融風險監測和排查,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繼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扎實推進金融服務現代化,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與管理水平;繼續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政策協調和國際金融規則制定。而這方方面面,都與貨幣政策有著直接和間接的聯繫。

  文章稱,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握好貨幣政策調控的重點、力度和節奏,也就奠定了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防風險等其他各項工作的政策基石。如能合理運用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調節作用,便能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若能完善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三農”、小微企業、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等的信貸支持,便能繼續完善民生金融,切實支持就業、扶貧、助學等民生工程。若能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著力優化信貸結構,便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