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貨幣政策邁向新政策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13-02-15 09:39:08  


 
  逆回購推升了非銀行信貸市場的發展

  文章稱,大規模逆回購操作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其增加了商業銀行面臨的期限錯配風險。中國商業銀行需要滿足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為20%)以及嚴格的75%的存貸比要求。由於逆回購僅向市場注入了短期流動性,面臨著更大期限錯配風險的商業銀行不得不縮短企業貸款的期限。從下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長期企業信貸在整個商業銀行貸款中所占的比例從2010年初開始明顯下滑。此外,新增銀行信貸占社會融資總額的規模從去年年初的60%下滑至年底的20%,這也表明中國在第四季度的經濟反彈與銀行的信貸支持並沒有過多的關係。

  由於商業銀行不願意向企業發放過多的長期貸款,企業開始轉向非銀行機構尋求信貸支持。從2010年至今的年度數據顯示,銀行信貸占社會融資總額的比重降至60%以下,而在2000年,其占比則為80-90%,這表明銀行信貸活動的減少以及非銀行信貸活動的快速增加。我們也發現,在社會融資總量中,非銀行信貸活動,比如信托貸款、委托貸款以及公司債券,都在2009年以後出現快速發展。

  利率管制也導致了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

  文章表示,儘管與逆回購並不相關,但利率管制卻也導致了影子銀行體系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主要包含以下的三種金融活動:地下銀行、信托產品以及商業銀行從事的理財產品活動。將上述數字加總,我們估計中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在15-17萬億元,大約是正規銀行體系資產的12-13%,大約占GDP的三分之一。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也對中國的金融和監管體系帶來了明顯的風險。事實上,中國需要推進利率市場化來減少整體金融體系面臨的風險。

  瞄准短期利率有利於推進利率市場化

  文章指出,在缺乏一個能夠影響市場流動性狀況和市場利率走向的短期基準利率的狀況下,中國央行也難以推動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因此,新的短期市場流動性工具(SLO)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培育新的基準利率體系,在這樣的新體系下,央行能夠順利地實施貨幣政策。

  根據SLO的操作程序,主要的銀行間市場參與者能夠每天與央行進行交易,而此前其只能在每周二和周四與央行進行交易。在沒有其他外部衝擊的狀況下,市場流動性狀況也能夠保持相對平穩,同時市場利率的波動性也將明顯下降。這也意味著中國的貨幣政策操作將轉向更加市場化的模式,這也與主要發達和新興經濟體的實踐相一致。

  然而,在新的政策框架下,只有央行的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被有效執行,才能保證貨幣政策的效率。但正像我們此前提出的,在過去的幾個季度中,央行似乎並沒有通過逆回購操作來有效地管理市場流動性以及市場預期。這意味著,在公開市場操作成為一個有效的工具前,央行仍然需要利用數量和價格工具來實施貨幣政策。

  未來貨幣政策展望:目前的貨幣政策是鬆是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