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融體系的“失衡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3-04-11 08:54:18  


中國金融改革如何爭取“主動”,需要決策者的勇氣和智慧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訊/“中國需要加快推動利率市場化,並明確發展的路徑,而不能在國內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不成熟的狀況下過快地推進資本賬戶的開放”。最新一期《財經》雜誌(2013-04-07出版)登載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的評論文章“金融體系的‘失衡風險’”,詳文如下:

  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如火如荼之際,國內金融改革步伐卻顯得落後。這樣的不平衡是否會帶來嚴重失衡風險,需要仔細考量。

  中國的整體金融改革思路十分明確,即對外逐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並開放資本賬戶,對內則主要是推動以利率市場化為中心的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化擁有眾多擁躉,起步清晰而輕鬆,但利率市場化卻存在非常多爭論,目前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和路徑。

  ■ 資本賬戶開放破題

  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已經逐步呈現出以點及面的趨勢,以香港為中心,台灣和新加坡的離岸市場清算銀行也在近期逐步確立,亞洲之外,倫敦也開始爭奪人民幣離岸市場,進展顯得十分順利,這也意味著離岸人民幣市場在新的一年將有更加顯著的發展。

  儘管存在各種問題,從推動進度來看,離岸市場呈現節奏明快的特點。

  離岸市場之外,深圳前海地區金融試驗區的開閘,也意味著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在很大程度上開始破題。從對前海的安排來看,其事實上呈現出“對外開放、對內半隔絕”的狀態,具體來看,前海通過香港與海外市場連接,能夠承接來自香港的跨境人民幣貸款,但卻需要用於當地的實體經濟建設,不能將資金直接輸入境內金融系統中。

  這並不是一個典型的資本賬戶開放,但通過各種形式,中國對於資本賬戶的管制力度,卻開始明顯減輕了,在香港離岸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就出現了明顯的通過貿易形式變相“打通”資本賬戶的態勢,這主要表現為企業通過境內外的貨物流,從而實現人民幣資金的內外搬家,從而達到套利的目的。

  很多觀察人士也發現,中國的出口數據在過去幾個月卻一直表現得十分強勁,貿易順差也一直處於高位。這與近期資本流入的狀況相符,表明資本流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貿易渠道實現。

  當然這些仍是一種“暗箱操作”,但跨境人民幣貸款在前海地區開閘,則為資本賬戶的真正開放進行早期試驗。

  QFII及RQFII擴容後,中國資本賬戶進一步開放已經是大勢所趨。中國證監會在“兩會”期間發布了《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按照此次發布的新規,RQFII試點機構的範圍將由境內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擴大到境內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香港子公司,或者注册地及主要經營地在香港地區的金融機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