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校園分裂症

http://www.CRNTT.com   2013-08-06 13:58:22  


 
校園,從每一個細節開始分裂

  時代周報 2013-08-01 04:24:21
 
  近日,校園分裂一詞被廣泛關注,它所指的教育公平問題被重新提起。

  由於學生之間的家庭環境差異和貧富差距,導致學生思維、行為、價值觀,乃至個人命運產生巨大差異。這些情況就發生在我的身邊。比如,有一位同學,出身在農民家庭,有多個兄弟姐妹,家中經濟困難,卻考進了華師武傳這所“貴族學校”。自進校之日起,就同眾多“高富帥”們走上了共同的學習競爭之路。這條路他走得十分艱難。因為學費是家里借錢給交上的,於是他不得不盡可能利用所有的業餘時間去做兼職,想辦法賺錢。於是,當假期“高富帥”們忙著到處旅遊的時候,他在滿武漢地跑著做兼職。家庭經濟的窘迫、物質條件的貧瘠一開始就在同樣的校園環境里拉開了一條巨大的鴻溝。說巨大並不過分。

  在同一個校園,有些人可以生活拖沓,游山玩水,天天換女友,不把學業放在心上—因為他們的父母一般都會替他們打理好一切,並盡可能地滿足其所有要求,畢業後他們會替其安排好工作。而另一些人則必須時刻惦記著生存問題—花錢,吃飯,賺錢,學習。等待他們的沒有安排好的工作,只有一切需要自己改變的現實。

  這個同學的故事是如今“校園分裂”的一個縮影,他是其中的一極。不過事情還有勵志一面:大三自己開店後,這位同學被某食品公司的老總看重。如今已經成為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如今中國校園內還有很多個相類似的故事,他們面臨著同樣的階層鴻溝,他們未必能夠有機會跨越過去,擁有一個光明的結局。身邊不少此類的同學會抱怨自己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抱怨自己的學校比其他學校學費貴,會抱怨和自己同樣貧窮的學生卻因為在不同的學校而受到巨大差異的教育。

  校園分裂的源頭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裂縫,它是校園內學生之間的差異鴻溝,更是整個教育行業巨大裂縫的縮影。

  校園環境是整個社會最接近平等的環境—大家都是學生。這也是最容易造成嫉妒的原因。嫉妒總是會在最具接近性的人群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所以各種物質條件的巨大差異造成的影響在校園中也更加容易被放大。這種影響極大地塑造著學生的心靈並且一次次點燃了校園衝突的導火索。

  在校園里,有錢的學生與不那麼有錢的學生雖是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但是他們已經不能真正地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成為很好的朋友。也許作為同齡人仍有相似的經歷和話題可以聊,但是家庭背景的懸殊造成兩個人之間的落差卻無法彌合。對立乃至對抗在很多細節上展開:比如,有些學生要求無節制地使用寢室用電,一開空調就是一夜,可這些在另一些同學看來就很不應該。更何況用電的錢都是分攤,他更加難以忍受。前者可以買各種名牌,每天吃的不帶重樣的,而後者卻要省吃儉用,分分計較。

  這些近在咫尺的差距要說不對後者造成影響是不可能的。在校園里,有一部分同學還有很強的“號召力”,他們可以用自己強大的物質手段去引領很多東西,比如那些夜店,那些華麗的party,這漸成主流。而另一群人被拋在後面,他們無法企及。也許唯一能安慰他們的就是未來,他們會想,現在苦一點,未來會強一點,而那些現在揮霍的,以後一定會很糟糕。而事實卻是,大多數前者畢業之後都會有父母為其安排好工作,或者繼續揮霍家里的財富,畢竟他們還很有錢。而後者就要面對人潮如海的就業大軍,憑自己的實力去追求自己的願景。(作者系90後大學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