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校園分裂症

http://www.CRNTT.com   2013-08-06 13:58:22  


 
高等教育 階層分化的“助推器”?

  —專訪《蟻族》作者 著名青年研究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廉思教授

  時代周報記者 嚴友良 特約記者 黃陳鋒 發自上海

  對於正在分裂的校園,有人惆悵懷舊,有人認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究竟狀況如何?

  家庭經濟資本通過高等教育進行代際傳遞

  時代周報:就“新校園分裂”現象,因出身不同貧富分化帶來的同學關係緊張,直接導致矛盾激化,如馬家爵案和復旦投毒案。這個方面,你的感受如何?

  廉思:談具體的感受,還是想從我這些年的研究對象“蟻族”說起。所謂蟻族,也就是在大城市中逐漸出現的“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

  課題組2013年的“蟻族”調查顯示,“蟻族”的家庭經濟水平與學歷分布呈現以下特征:家庭經濟水平越好的“蟻族”在大專教育水平的比例越低、在研究生及以上教育水平的比例越高,表明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出身的子女接受更高級高等教育的比例較高。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大專教育程度的“蟻族”比例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升而呈現降低趨勢,家庭經濟收入越多,子女學歷為大專的人數越少;研究生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蟻族”比例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升而呈現增高趨勢,家庭經濟收入越多,子女學歷為研究生及以上的人數越多。

  另一方面,“蟻族”的家庭經濟水平與學校類型分布呈現以下特征:家庭經濟地位最好的“蟻族”在211高校和985高校的比例均為最高,表明經濟水平好的家庭出身的子女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比例較高。同時,我們可以看出,畢業於普通高校的“蟻族”比例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升而呈現降低趨勢,家庭經濟收入越多,子女畢業於普通高校的人數越少;畢業於211和985高校的“蟻族”比例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升而呈現增高趨勢,家庭經濟收入越多,子女畢業於211和985高校的人數越多。

  可見,從對於“蟻族”群體的調查顯示出,其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質量與家庭經濟地位密切相關。在看似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制度所篩選出來的學子,仍然難以褪去家庭經濟地位的潛在影響,家庭的經濟資本悄無聲息通過高等教育進行著代際傳遞。

  時代周報:“家庭的經濟資本悄無聲息通過高等教育進行著代際傳遞”,按照你的描述,可以說昔日高考改變命運的神話漸漸遠去?

  廉思:一般認為,教育將直接影響受教育者的社會流動方向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因此,在工業社會,教育制度成為影響很大的重要制度,科層制的擴張導致選人用人日益依靠教育,受教育程度或文憑學歷等成為向上層社會流動的一個先決條件。高等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它不僅是一種教育制度,也是政治制度,還包涵著意識形態因素。正是如此,它在中國社會的各個子系統之間,起到了重要的協調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生劇變,社會的階層分化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形下,高等教育成為弱勢群體向上流動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維繫著社會公平。通過高等教育來實現社會流動,不僅是具有相當獨特性的“中國模式”的一部分,也是一項出色的制度安排。

  然而,這些年我們的研究卻發現,在“蟻族”身上,高等教育的上述功能沒有發揮相應作用:在“蟻族”群體內部,存在著家庭經濟地位越高,教育層次越高和學校類型越好的趨勢。可見,如今的“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底層青年改變命運的通道,而更像是一個加劇社會階層分化的助推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