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世界大報背後的老板們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09:46:58  


 
都是默多克的報紙

  當美國的家族報業正在走向終點時,大型新聞傳媒集團被認為是應對這個時代媒體劇烈變化的最主要工具。龐大的傳媒集團對傳統老牌報紙發起一次又一次讓人無法拒絕的收購。最終導致了:在幾十年前,人們熱情地討論著格雷厄姆的《華盛頓郵報》與蘇茲貝格的《紐約時報》的美國報業德比,然而在現在,大家只能說,噢,都是默多克的報紙。

  鼎鼎大名的新聞大亨默多克因為手下一系列小報的醜聞而享有不好的聲名。但實際上許多擁有悠久歷史和極高歷史聲譽的紙媒都是這位澳大利亞大亨的旗下之物。默多克擁有的新聞集團曾經擁有英國的《泰晤士報》、《太陽報》和《世界新聞報》。其中《泰晤士報》是英國最老牌的主流媒體,一向被認為是國際報界保守和穩重的象徵。而《世界新聞報》則在2011年因竊聽醜聞而被關閉。

  在美國新聞集團擁有道瓊斯公司,而該公司擁有《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報紙。另外新聞集團還擁有著名的出版社公司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以及大名鼎鼎的福克斯娛樂集團,該公司擁有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和美國主要電視網之一的福克斯廣播公司。雖然在2012年,默多克宣布新聞集團將分拆成為兩家公司,一家面向媒體行業,而另一家則面向出版行業。但新聞集團毫無疑問是一只龐大的“利維坦”( 《聖經》中的海中巨獸)。

  在擁有金錢和老道收購經驗的默多克面前,傳統的由家族控制的媒體抵抗力不足。以新聞集團收購道瓊斯公司為案例。原本這家公司屬於班克羅夫特家族,該家族當時只掌握了道瓊斯公司24.7%的股票, 但擁有64.2%的投票權。這讓默多克的收購成為拉鋸戰,最終同樣是內部瓦解,由班克羅夫特家族控制的非流通股股東的最終贊成率為54%,導致默多克收購成功。雖然道瓊斯公司及下屬的《華爾街日報》等落入默多克之手有內部鬥爭的原因,但如果沒有新聞集團強大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影響力,單單憑借開出一張支票,是無法獲得這些。

  如果說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會讓人感到厭惡,那麼同樣是處於大型傳媒集團的旗下刊物,英國的兩家老牌媒體《經濟學人》雜誌和《金融時報》則以其一貫的嚴肅性和品位贏得全球讀者特別是知識分子和商界精英的青睞。

  創立於1888年的《金融時報》屬於著名的培生出版集團(Pearson plc)。培生集團是一家全球化的媒體公司,於1844年創立於英國倫敦。它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公司及書籍出版商,旗下除了《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外,還擁有知名的出版商標朗文出版社(Longman)等。另外,英國最大的考試及專業評核機構Edexcel也是培生的成員之一。

  《經濟學人》雜誌是經濟學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而經濟學人集團則是一家私人企業,一半的股份由私人股東控股,另一半則由《金融時報》所有。

  紙媒隸屬於大型新聞傳媒或者出版集團的情況普遍見於歐洲大陸,那些歷史悠久的知名媒體大部分都需要背靠一棵大樹。在法國,最有名的報紙是《費加羅報》,其隸屬於沙克報業集團。該集團在法國和比利時共擁有超過70種法語媒體。其總部位於巴黎。

  在2004年,達索工業集團收購了《費加羅報》隸屬的沙克報業集團。這家集團其實和報業本身無關。達索集團是世界主要軍用飛機製造商之一,具有獨立研製軍用和民用飛機的能力,達索飛機製造公司多年來主要以軍用飛機為經營重點,如協和式超音速客機。雖然看起來,噴氣式飛機和法國資產階級喜歡的報紙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但毫無疑問,擁有工業巨頭的支持,可以讓這家報紙在當今年代保持自己的一定品格而不用過於屈從經營壓力。

  在德國,著名的《明鏡》周刊也被兩家出版集團控股,其中古納雅爾出版集團擁有《明鏡》周刊的一小部分股份,而著名的出版商貝塔斯曼集團擁有該出版集團74.9%的股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