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世界大報背後的老板們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09:46:58  


 
日本報業強人歷史的終結

  儘管美國和歐洲擁有強大的報業傳統,但是世界上發行量最高的兩份報紙卻都在人口只有1億多的日本,這一方面不得不讓人對日本人的閱讀熱情感到欽佩,另一方面也在另一方面佐證了日本報業經營者的實力。

  和主要西方國家一樣,日本的巨頭報業集團,在早期都屬於富裕的私人老板。世界上髮型量最大報紙《讀賣新聞》曾經擁有一個超級有名的老板—正立鬆太郎。由於在其領導下《讀賣新聞》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正立鬆太郎被稱為“讀賣中興之祖”,新聞界的人一般稱其為大正力。除此之外,還在日本社會的其他方面具有極高的影響,被人稱為職業棒球之父、電視之父、核電之父等。

  正立鬆太郎早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律系,後來加入內務省成為一位官僚,後來更成為警視廳的警務部長。後來辭官下海,買下了當時經營不善的《讀賣新聞》。對報紙進行改革,獲得了較大發展,由於他在財界和政界有廣泛的影響力,曾擔任過二戰期間的法西斯組織大政翼贊會的總務,後來導致他一度被指定為戰犯而且被逮捕,不過最終沒有被起訴。

  在戰後,他廣泛推動日本職業棒球運動的發展,其擁有的棒球隊—讀賣巨人隊也成為日本體育史上最顯赫的名字。正立鬆太郎死後,他的長子正力亨繼承了父親的龐大商業帝國。到了正力亨之後,技術型人才渡邊恒雄執掌了這家媒體,開創了一個新的階段。現任《讀賣新聞》總裁和社長的渡邊恒雄是政治記者出身,在日本政壇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被稱為“一代政治記者”、“終身主筆”。而且和《讀賣新聞》的傳統保守主義立場不同,具有文人氣質的渡邊恒雄反對日本政治人物參拜靖國神社,致力於揭露日本的戰爭歷史。作為日本當代頭號政治記者,渡邊與戰後歷屆首相及實力派政治家均有過從,在政界人脈甚廣、影響力極大,經他介紹,做政治家、甚至首相秘書官的人亦不在少數。

  在日本,和《讀賣新聞》形成競爭態勢的主要是《朝日新聞》。兩家媒體不但具有日本發行量第一和第二的位置,而且在政治立場上也是經常針鋒相對。《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常常被視為日本輿論左右翼的代表。

  《朝日新聞》1879年創立於日本大阪,1881年,村山龍平和上野理一獲得這家報紙的經營權。1933年,村山龍平死去,上野家族的第二代家長上野精一成為《朝日新聞》的社長。從此以後,村山家族和上野家族的成員經常交替或者一起執掌這家日本報紙。但二戰後,由於盟國整肅日本的媒體,兩大家族的成員一度辭職,但後來還是回到了《朝日新聞》的社長職位上,只不過公司架構進行了改組,不再是一家獨大,而變成了股份制。

  “《朝日新聞》是一家股份公司,但沒有上市,也不接受政府的資產。在戰前,主要股份在‘社主’村山和上野兩個家族那裡。這些股票世世代代留給子孫。”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介紹。

  目前村山家族和上野家族大概保持了《朝日新聞》股票數量的約四成,所以嚴格意義上,他們僅僅是《朝日新聞》的主要股東而已。

  對於中國企業家有沒有可能收購《朝日新聞》等日本主要媒體,日本資深媒體人大熊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首先要說包括《朝日新聞》、《產經新聞》等在內的日本主流媒體是股份公司,股東的大部分是公司人員,在經營上跟政府沒有關係。你問假如陳光標要買它們,在這些媒體遇到經營上的困難的情況下,理論上買得到。但陳光標要買也一定需要大部分股東的同意。但被這樣的收購,報紙會失去公信力,讀者就離開。股東不可能支持。所以我覺得實際上像陳光標這樣的人不可能買到日本報紙。”

  “由於《朝日新聞》的股票主要擁有人野上家族和村上家族都希望世世代代擁有這些股票。所以目前出賣的可能性是零。所以這個和是不是中國人來收購沒有關係,外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都無法買走《朝日新聞》。”野島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