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存款保險制是利率市場化關鍵一躍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09:05:17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訊/2014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存款保險制度也呼之欲出。自美國1933年首先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來,目前全世界已有110多個國家建立了顯性存款保險制度。中國一直以來實行的是“隱性”擔保制度,如何將其真正轉變為顯性存款保險將是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躍。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存款保險制度是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壓倉石”。周小川曾經歸納的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八大條件中,第一條就是“要有一個充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市場競爭首先一個條件是要有財務硬約束,而不是軟約束”。事實上,2013年央行已經通過多種渠道表達了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願望。

  文章分析,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為何如此之重要,又如此之迫切呢?毋庸置疑,利率市場化將成為影響中國經濟金融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真正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絕不僅僅是放開利率管制那麼簡單。當前,政府對金融資源的壟斷使得整個金融市場分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在於打破這種壟斷,向市場真正放權。如果政府不能主動放棄自己的支配力,市場力量就難有發揮的空間。因此,利率市場化實際上是對政府放權的倒逼。

  當前央行利率調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利率傳導機制不夠暢通,市場基準利率體系仍不完善,特別是存款利率下限仍沒有放開。一旦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使得金融機構失去過度保護,中國銀行業利潤空間將被大幅壓縮,少數商業銀行將因此而面臨破產清算的風險,金融風險上升勢必要求建立相配套金融保障機制——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制度一般分為隱性和顯性兩種。目前中國政府一直實行隱性擔保制度,這種隱性制度存在著很大的經濟風險和道德風險。一方面,由於存在著以中央政府信用作為擔保的隱性擔保機制,近些年來,隨著金融管制的進一步放鬆,包括銀行理財、銀信合作等規避利率管制的金融工具被大量創設出來,起到了繞開利率管制、信貸控制的作用。這樣,一些政府擔保之下的杠杆率極高的“風險資產”,很可能不但沒有為高風險支付高溢價,反而享受了“無風險資產”的高信用和低成本。大量的資金投向與政府相關的項目和資金回報率高的領域,影子銀行的爆發式增長就是這個原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