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唐翼明:包容、多元、共通,我的“中國夢”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13:23:50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訊/唐翼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師從夏志清先生,1990年代任教台灣,曾任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年退休後回武漢定居。廣州時代周報日前登載對唐翼明的專訪《唐翼明:包容、多元、共通,我的“中國夢”》:

  唐翼明先生歷經三夢。少年時做“蘇聯夢”,認為最好的中國就應是蘇聯那樣的,“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越洋留學,又見識了何為“美國夢”:自由和機會均等是其中兩個最基本的要素;如今再談“中國夢”,他的理解是六個字:包容(凡中國人皆可以有)、多元(像一個萬花筒,不離中國這個筒,但可以有百般圖案,千般花樣,老少鹹亨,男女同樂,因此活力無限,生命無窮)、共通(大家都希望中國變好,自己的生活也變好)。

  唐翼明去過大約五十個國家,一兩百個城市,也接觸過許多國家的華僑。在他看來,中華文化中至少有幾點是有助於提高現代生活品質的:

  一、中國文化把人看成是自然的重要部分,中國思想中幾乎各家各派都主張“天人合一”,錢穆“晚年定論”說天人合一將是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最重要的貢獻。尤其是現代工業社會過度開發、過度損害自然資源、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之後,再來回顧中國古聖先賢的這一教導,就感到它遠比西方文化中過分強調人的力量,主張挑戰、征服自然要高明得多;

  二、中國文化把中庸之道看成最高境界,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這也是非常優秀的觀念,遠比西方文化中動輒走極端、動輒挑戰極限要高明得多;

  三、中國文化講仁義道德、禮義廉恥,只要作現代詮釋、現代轉換,就完全可以跟現代生活合轍,並且提高現代生活的品質;

  四、中國文化中“內聖外王”的思想,把個人修養同社會秩序連成一氣,即儒家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也比西方文化中把個人與社會、公德與私德打成兩截高明;

  五、中國文化重“孝”,強調一家之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西方文化沒有這種觀念,所以凡是在西方社會中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西方的家庭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境況其實不如中國;

  六、中國精英文化重視精神的力量,強調神重於形,主張勤勞節儉,這對現代生活中過分追求物質享受的傾向有良好的節製作用。

  唐翼明認為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轉入文明社會以後,有兩次重大的轉型。

  第一次是所謂“軸心時代(AxialAge)”,也就是中國出現孔、孟、老、莊,希臘出現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猶太出現先知、耶穌基督,印度出現釋迦牟尼,伊斯蘭出現穆罕默德的時代,人類社會由前文明社會轉型為文明社會;

  第二次起始於歐洲的“文藝復興(TheRenaissance)”,由文明社會轉型為現代社會,這個過程到今天還沒有完全完成。第一次轉型是幾大古老文明分別進行,互相之間似乎沒有影響,第二次由於交通的發達,轉型變成世界性的、互相影響的,也就是所謂全球化。現代化並不等於西化,各國、各民族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必然有同有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中許多優秀的觀念不應當在現代化中遺失,反而應該傳承、發揚、加以現代的闡釋和轉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