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打虎“路線圖”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10:49:55  


 
  “老老虎”也被追責

  那麼,哪些高官會因貪腐率先“出局”呢?通過梳理2013年18名落馬省部級高官樣本,可發現一些更為隱蔽的共性特征。

  貪功冒進、專斷霸道的官員更易發生貪腐,成為新一輪反腐的鮮明特點。最為代表的是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原南京市長季建業、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這3人在省內重點城市主政時,在官場都被公認為“有魄力”、“敢闖能幹”官員的典型代表,他們有的還在某一方面取得了較高的聲譽。如:李春城在任成都市委書記期間推行的統籌城鄉綜合改革,季建業在任揚州市委書記時的城市建設及古城保護等。然而,在民間,他們的施政風格又招致極大非議,這從民眾送給他們的那些充滿嘲諷的綽號—“李挖城”、“季拆拆”、“扒市長”也能窺斑知豹。

  在過去,此類幹部多被視為開拓進取型官員的樣板,他們作風強悍、鐵腕施政,“親商愛商富商”,說一不二。儘管毀譽參半,但這類官員在過去多被視為“能幹事”的人物,因而在仕途前景上也較同僚更為順遂。殊不知,這種幹部往往專斷獨行,貪腐起來膽子也大。

  這從另一名落馬的官員、被稱為“最狠拆遷女市長”的吉林省舒蘭市副市長韓迎新的仕途軌跡上也能看出端倪。2011年,舒蘭市轄區內不少被拆遷民眾進京上訪,有代表還受到了時任總理溫家寶的接見。面對拆遷群眾,這位副市長口出狂言:“不懂拆遷法、不按拆遷法辦”,“我有尚方寶劍,你們隨便告,我不怕”。令外界大跌眼鏡的是,蠻橫霸道的韓迎新在被“告禦狀”之後,竟從副市長升為常務副市長。2013年年底,在全國高壓反腐的新形勢下,韓迎新終因涉貪被吉林省紀委查處並移交司法機關。

  在2013年“打虎”行動中,先後有陳柏槐、郭永祥、倪發科等多名已退休的“老老虎”被揪出,這是新一輪反腐有別以往的另一特點。63歲的陳柏槐被抓時,已卸任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近一年—但從媒體對其參加活動的密集報道可知,陳柏槐仍在當地政壇保持著能量;64歲的郭永祥早已卸下了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僅擔任省文聯主席這一“虛銜”;而59歲的倪發科也是在2013年1月便不再擔任安徽省副省長,僅保留副省級幹部待遇。

  檢索中央反腐的公開記錄可發現:在過去十多年,遭紀委立案調查的“真正退休的”省部級高官非常之罕見。一些退居人大、政協機構的高級幹部雖仍會被立案調查,但他們仍是“在職官員”,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退休官員”。換言之,在過去,一名高級幹部一旦實現了“裸退”,幾乎就意味著“平安著陸”,而不再會被追究黨紀政紀和刑事責任。但這一慣例正在被打破。對“老老虎”追責“無例外”,使貪腐官員的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感陡增,當然也增加了中央反腐的震懾力。

  “老老虎”不再享有法外豁免的“保護符”和特權,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中央已開始著手清理“存量腐敗”。實際上,中紀委早已展開行動,對全國的“存量腐敗”進行摸底。一個被不少人忽視的細節是,2013年11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透露,中央紀委對反映中管幹部的問題線索進行了“全面清理”和統一管理,並制定了立案、初核、暫存、留存、了結的具體標準。按照新標準,對已有的問題線索進行重新審核分類,提出處置意見,初步做到“情況明了、底數清楚、標準統一”。換言之,哪些高官因可能存在的貪腐行為被投訴舉報過,中紀委一清二楚,只待伺機而動,搜集、坐實證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