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打虎“路線圖”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10:49:55  


 
  地方“窩案”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一些具有地域性、集團性的“窩案”開始陸續被挖出。這也是反腐進入“深水區”的重要標誌。因為,通常“窩案”牽涉的官員人數眾多,其中的利益和人事關係異常複雜,一旦曝光,便會引發區域性官場地震甚至社會震蕩。此外,由於封閉“小集團”內部利益的相互鑲嵌、抱團和包庇,這類案件更為隱秘,查處難度也最大。

  地方上的標誌性案例是湖南的衡陽賄選案。2013年12月28日,湖南省紀委在經過大半年低調調查之後,於這一天向社會公開揭開了震驚國人的衡陽人大代表賄選窩案及其處理結果。這起發生在一年多前、堪稱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人大代表賄選案,幾乎使衡陽市的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候選人“全軍覆沒”。最終,湖南省紀委對涉案的431名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進行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對此案負有領導責任的地方主官—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時任衡陽市委書記童名謙也被“雙開”。童名謙也成為十八大以來第一個因玩忽職守而落馬的省部級高官。

  而“中石油系”窩案,則是發生在壟斷國企內部的群體性腐敗。2013年8月,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王永春因涉嚴重違紀違法,遭到中紀委調查。幾乎與之同時,李華林、冉新權、王道富等其他多位中石油集團和股份公司副總級高管也先後被調查、免職。其中,秘書出身的李華林剛被提拔到中石油集團的副總經理不到一個月,便火速落馬。不久,中石油前“掌門人”、時任國資委主任蔣潔敏也被立案調查。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窩案則與四川的前高官群體有關。中共十八大後,四川有3名省部級高官—李春城、郭永祥、李崇禧先後落馬,且3人仕途上頗有交集。時任四川省文聯主席的郭永祥已64歲,是目前被調查的“老虎”中年齡最大的一個。郭永祥秘書出身,履職經歷主要集中在三塊:在石油系統26年,在國土資源部做了一年半辦公廳主任後,2000年轉四川任職,這一呆就是13年。

  李崇禧是郭永祥入川後的直接上級領導—時任四川省委秘書長,在郭永祥升為秘書長後,李崇禧則升任省委副書記。再後來,李崇禧從省委副書記退任(轉省人大任職)後,接替者正是李春城。

  “打虎”方略

  中紀委查案頗有講究,特別是在調查窩案時,更是講究策略,可謂是步步深入、環環相扣。通常而言,在“瞄准”某高官之前,先在其外圍布局,從其“身邊人”或“朋友圈”入手調查。最典型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女人,另一種是商人。

  從女人入手,多能迅速突破防線,找到貪官們的親密“朋友”和“夥伴”,並弄清貪腐財物之去處;從商人入手,則利於鎖定官員貪腐的證據,並順藤摸瓜,找到其他關聯的官員。

  以李春城落馬為例:在調查李春城之前,紀委先是控制住了李的老部下—曾任成都市青白江區委書記、市經委主任,時任成都市最重要的政府投融資平台、成都工業投資集團董事長的戴曉明,接著又控制了李春城的東北老鄉、哈工大校友、在重慶有重要地產項目的商人史振華以及李春城的秘書陳斌。而李崇禧落馬之前,紀委部門也是把與他私人關係密切的女官員、時任四川省蓬安縣縣委書記的袁菱帶走調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