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莫言:作家要勇於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

http://www.CRNTT.com   2014-03-19 13:06:34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山東高密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訊/解放網-解放日報日前登載該報對莫言的專訪《莫言:一個作家要勇於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

  作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的動向備受關注。

  得獎後的莫言,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他的下一部作品將以怎樣的面貌呈現?他又是怎樣理解文學對於人生的意義的?

  在全國“兩會”間歇,莫言在參觀北京韓美林藝術館時,接受了《解放周末》的獨家專訪。

精彩語錄:

  一個作家如果不從人性的維度來書寫人生,那是對人生價值的漠視

  人是基本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歸宿。

  作家要勇於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

  解放周末: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您這次參加政協會議,帶來了什麼提案?

  莫言:是關於提高獨生子女家庭和失獨家庭待遇問題的。

  解放周末:這個話題對您來說似乎有點“跨界”,為什麼會關注這樣的社會問題?

  莫言:我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兩年了,大多數文藝界委員的提案和發言都和文藝有關,我覺得沒有必要再重複別人已經提過的問題。很多人都向我反映過獨生子女家庭和失獨家庭面臨的保障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個別的,也不是偶然的,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這個問題也不只我一個人在提,我的作用主要就是來吆喝一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關注。

  解放周末:您對獨生子女家庭的這份關注,不由得讓人聯想到您寫的計劃生育題材的小說《蛙》,這份提案和您的創作有關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