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義虎:台灣定位問題重要性及解決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00:38:30  


兩岸關係取得重大進展緣於雙方在“九二共識”和反“台獨”基礎上建立了政治互信。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台灣定位問題:重要性及解決思路》,作者認為“兩岸關係迅速發展意味著兩岸正在進行著某種有效整合,這種整合從經濟到政治的延伸,也必然要求解決台灣定位問題,因為定位問題是雙方具有成熟的整合關係乃至實現國家統一目標的前提。但是,兩岸的整合和統一,特別是當這二者成為一個緊密連接的過程時,其所面臨的最大障礙正是台灣定位尚不明確。這既可能降低兩岸整合的程度和效果,也可能使這種整合到統一的過渡面臨阻滯。究其實質,台灣定位是兩岸關係的核心癥結,兩岸整合乃至於統一遲早要解決台灣定位問題,目前的所謂‘互不否認’③只是負向表述,有回避問題之嫌,不能從根本上開闢兩岸政治對話與協商的路徑,也無助於未來的兩岸整合及統一進程。總之,台灣定位的解決將為兩岸關係的再發展提供動力和條件,只有首先在此問題上產生共識、達成一致,才有可能探討兩岸整合及統一路徑,進而確定整合及統一模式。”文章內容如下:

  背景與重要性

  目前兩岸關係發展已步入“深水區”,政治議題在兩岸對話與協商過程中的分量將逐漸加重。例如兩岸事務中的公權力、台灣“國際空間”及雙方軍事互信等,均屬需要“破解”的“難題”,無法回避而須務實面對。十八大報告即提出“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為解決問題開闢了道路。①實際上,按照破解這些政治難題的倒逼邏輯,最大的“難題”應該是台灣定位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政治難題都很難找到解決的基礎。②

  近年來的事實說明,兩岸關係之所以取得重大進展,在於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台獨”的基礎上建立了政治互信。但是,“九二共識”和反“台獨”作為兩岸政治互信的前提,卻僅是“低度前提”,有了這個“低度前提”,海協會和海基會這種“白手套機構”之間的事務性商談得以進行,並收穫簽署21項協議等經濟性、功能性領域的成果。如果兩岸要著手解決政治議題,就需要進入政治對話和協商過程,特別是實現領導人會晤的突破;而這只有在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妥善解決台灣定位問題,才可能實現。在某種意義上,這是推動兩岸高水準政治互動的前提,即“高度前提”。現在,在台灣執政的國民黨當局雖接受“九二共識”,卻將其解讀為“一中各表”,強調擁有所謂“互不隸屬的對等身份”,將“不被矮化”作為底線,在談判場合則刻意彰顯其公權力的存在。顯然,“九二共識”採取“戰略性模糊”的做法將台灣定位隱蔽化、模糊化,在兩岸關係發展進入“深水區”時,並不能解決“鞏固深化”的動力問題;相反,雙方在台灣定位問題上的深層爭議,意味著兩岸間長期存在的一些結構性矛盾,並未因近年兩岸關係積極發展而消解。因此,解決台灣定位問題,既可以鞏固深化兩岸關係發展的已有成果,又可以為破解政治難題、推動雙方從低度互信邁向高度互信創造條件,從而使兩岸關係從現有水準發展到更高水準。

  從前瞻角度看,兩岸關係迅速發展意味著兩岸正在進行著某種有效整合,這種整合從經濟到政治的延伸,也必然要求解決台灣定位問題,因為定位問題是雙方具有成熟的整合關係乃至實現國家統一目標的前提。但是,兩岸的整合和統一,特別是當這二者成為一個緊密連接的過程時,其所面臨的最大障礙正是台灣定位尚不明確。這既可能降低兩岸整合的程度和效果,也可能使這種整合到統一的過渡面臨阻滯。究其實質,台灣定位是兩岸關係的核心癥結,兩岸整合乃至於統一遲早要解決台灣定位問題,目前的所謂“互不否認”③只是負向表述,有回避問題之嫌,不能從根本上開闢兩岸政治對話與協商的路徑,也無助於未來的兩岸整合及統一進程。總之,台灣定位的解決將為兩岸關係的再發展提供動力和條件,只有首先在此問題上產生共識、達成一致,才有可能探討兩岸整合及統一路徑,進而確定整合及統一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