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強刺激到深改革:宏觀調控模式亟待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08:41:28  


 
  首先,傳統宏觀調控方式的後遺症日漸明顯,老的調控理念和路徑已經難以為繼。一是老的調控方式是一種增長導向型的調控,容易造成更多的經濟波動和更短的波動周期,往往越是調控經濟,增長波動性越強,所謂多年來形成的“一放就活,一活就亂,一調就收,一收就死”的調控怪圈,其背後就是“唯GDP的調控思維”。二是老的調控方式實際上帶來很多失誤和後遺症,例如現存的產能過剩問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影子銀行問題、房地產行業的風險等,這些問題與風險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其初始原因就是不恰當的宏觀調控方式;尤其是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結構性困境,在宏觀層面上,突出表現為原有的貨幣發行思路與實體經濟增長率不一致,即現有的貨幣發行實際上已經無法形成實體經濟的有效增長率;而微觀層面上,在投資驅動的增長框架下,企業投資預期利潤率與銀行利息率不匹配,即資本投資的邊際收益下降,微觀投資意願嚴重不足,這可能是目前宏觀調控遇到的一個大難題。三是老的宏觀調控更多注重政策性調節,忽視深化改革,甚至以宏觀調控代替深化改革,造成政府職能轉型緩慢,行政性審批制度改革和負面清單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等問題。

  其次,全球經濟環境和制度條件有了新變化和新趨勢,客觀上要求改革和創新中國的宏觀調控方式。從短期來看,2014年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調整和實時退出,勢必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與貨幣發行的再平衡,受其影響,歐洲和日本可能會有所動作,這些變量和不確定性會對國際資本流動產生重要影響,也會對新興市場和中國經濟造成新的衝擊,中國宏觀調控在短期內必須對應全球經濟和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的改變做出及時調整;從長期來看,全球經濟運行和貿易規則正面臨重構和重建,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強調貿易和貨物流動的便利化,現在強調投資便利化,因此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應是為符合國際慣例的公平競爭、投資准入國民待遇以及負面清單和投資便利化創造條件。同時全球經濟市場和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重構,都要求宏觀調控更加突出市場化以及貿易更加便利化的新要求,因此必須改革政府審批制度,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微觀事物的管理。

  最後,中國經濟增長目前面臨的新問題、新需求也需要改革、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從經濟增長角度來看,當下中國經濟需要一個全新的經濟增長模式——這個模式下,經濟增長是穩定的,而不是過去大起大落的超常規增長;是一個內生性的增長,而不是僅僅依靠政策變量刺激產生的,有著大量後遺症的增長;是一個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而不僅僅是一個單純追求GDP、盲目擴張的增長;是一個更強調經濟增長效率的增長,而不僅僅是體現增長率的增長;是一個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而不是付出巨大生態代價、低效率使用資源能源的增長。因此,宏觀調控必須把如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作為首要任務,而非簡單以增長優先為導向和目標。

  必須實現包容性發展與內生性增長新目標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有兩大發展目標:一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中高收入發展階段;二是轉換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形成內生性增長機制。2013年中國人均GDP達到6700多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偏上或者說中高收入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這個階段的戰略性任務就是防止經濟發展中出現增長速度下降、收入差距擴大、產業升級困難、技術創新緩慢、社會矛盾激化等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實質就是經濟增長源泉與動力枯竭,導致增速放緩;與此同時,收入差距和不平等擴大,使得經濟社會系統長時期缺乏動力,尤其缺乏創新發展的新引擎,進而引發系統性矛盾。

  就中國發展而言,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收入差距擴大、經濟增速放慢,以及二者交織可能會帶來的一系列新矛盾。未來8-10年,正是中國經濟發展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一旦跨越成功,中國會順利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基於此,筆者認為,宏觀調控必須把重點放在如下兩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