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強刺激到深改革:宏觀調控模式亟待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08:41:28  


 
  完善新型宏觀調控體系

  文章分析,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政府職能轉型,深化行政性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這已為加快改革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指明了方向,也為改善宏觀調控的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中央政府多次表態不會推出“強刺激政策”,並明確指出“我們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此,我們提出,必須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跳出“增長型”宏觀調控,圍繞“結構調整,促進轉型,深化改革”的調控重點,創新調控理念和思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完善與“中國經濟升級版”內在要求相一致的新型宏觀調控體系。

  第一,改革宏觀調控導向,培養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宏觀調控應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發揮市場主體在自主創新和發展轉型中的主導作用和引領作用。

  第二,創新宏觀調控手段,以深化改革增強宏觀調控的動力。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宏觀調控手段體系,提升宏觀調控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創新宏觀調控思路,推動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立足中國經濟供給層面的要素投入數量、結構及其體制機制矛盾和困境,注重供給關係,推動技術創新和供給管理、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提升整體供給管理的水平,實現“供給創造需求”的管理效應。

  第四,創新宏觀調控理念,推動短期增長目標管理轉向長期發展管理。遵循經濟的內在規律,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係,堅持宏觀調控中“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的新思路,結合中國經濟增長長期存在的問題和需求導向,弱化短期增長的總量平衡管理思路,強化長期增長的穩定和均衡管理思路,確保實現經濟長期發展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