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反腐敗運動的新政治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09:33:03  


 
  更為嚴峻的是,經濟寡頭開始試圖干預國家政治生活。經濟寡頭不僅分割了中國的國民經濟,而且在“富可敵國”的情況下,經常在政治上變得具有野心。從這次反腐敗所發現的情況來看,這些寡頭一方面通過各種關係向地方和基層延伸,其操作方式往往是黑社會性質的,另一方面也往上延伸到權力核心,干預國家政治。這種情況使得中國總體政治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治理。在中共十八大之前,中國發生了多少政治方面的事情,使得外界非常擔憂中國高層的政治穩定問題。所發生的很多事情,和經濟寡頭向政治領域延伸是有關聯的。

寡頭政治顛覆民主

  中國必須通過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來消除經濟寡頭,尤其是防止其轉型成為政治寡頭。台灣“黑金政治”的教訓中國要吸取,俄羅斯、烏克蘭等一些後共產主義國家的共同政治教訓更要吸取。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經歷了很長時間的“黑金政治”,金錢操縱和影響政治合法化,造成了台灣今天的政治格局。俄羅斯葉利欽(耶爾辛)時代,在短時間裡經濟快速寡頭化,並且具有了足夠的實力來主導國家政治。只有到了普京時代,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這個勢頭遏制住。

  今天的烏克蘭更是如此,寡頭之間的激烈爭鬥,引發地緣政治之爭,把國家推向了解體的邊緣。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說明了,政治寡頭一旦形成,並且他們之間開始進行競爭,“民主化”就變得不可避免。但這裡的“民主”僅僅是假“民主”之名實現寡頭之間的惡性競爭。所有的寡頭都會用異常漂亮的政治口號,通過欺騙民眾來實現自己的野心。寡頭政治下的政黨政治就是寡頭政黨,政黨只是名,寡頭通過政黨操縱國家政治才是實。不同的寡頭不僅尋找國內的支持者,更是尋找外國的支持力量。結果,既犧牲了國內民眾的利益,也犧牲了國家的利益。一旦寡頭形成,民主政治只能是犧牲社會整體利益的劣質民主。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反腐敗運動不能僅僅停留在抓“蒼蠅”和“老虎”的層面,要使反腐敗運動更具有政治意義,必須深入到反經濟寡頭,切斷經濟寡頭向政治延伸的途徑。或者說,反腐敗就是要營造一個健全的政治環境。沒有這個環境,民眾對執政黨的抱怨和對政府的不滿會越來越甚,執政黨和其政府的合法性也會繼續遞減。一旦寡頭經濟演變成寡頭政治,中國就很難避免葉利欽時代的俄國,更說不定是今天烏克蘭的局面。寡頭之爭必然會造成執政黨和國家的分裂。上世紀30年代軍閥割據的經驗也應當很好地總結,軍閥也是寡頭。

  更為重要的是,在營造健全政治環境的基礎上,必須確立預防寡頭經濟和寡頭政治的體制。首先要改革產生經濟寡頭的經濟制度基礎,對國有企業集團進行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這個目標在90年代中期就已經提出,但這些年並沒有什麼進展。在一些國有企業集團演變成為寡頭經濟之後,這些年來討論國有企業改革也儼然成為敏感的政治問題。反壟斷、市場化、去行政化和透明化,都是國有企業集團可以引入的改革。

  同時,國有企業集團也必須引入有效的人才制度,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向社會招收人才,而不能淪落為權貴交換“人才”的封閉的制度。應當強調的是,國有企業集團的“私有化”,無論是通過正在討論的“混合所有制”還是通過類似九十年代的“民營化”,都無助於消除寡頭;相反,這種做法必然演變成為“內部私有化”,從而加速寡頭的產生和壯大。葉利欽時代的俄國是私人寡頭,烏克蘭也是私人寡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