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反腐敗運動的新政治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09:33:03  


 
  同時,中國也要確立專業的政治管理者。這方面,可以向中國的傳統學習很多有益的經驗。中國的傳統制度設計切斷了商人和儒家統治集團之間的關係。儘管掌握權力的人也會努力通過各種合法或者非法的途徑尋求財富,但掌權者本身不會成為“商”的一部分。再者,商人的財富更不能直接轉化成政治權力。商人的家族成員如果要獲得政治權力,就必須通過和其他人一樣的正常途徑,把自己轉變成為“士”而進入統治集團。這個原則今天也適用。把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隔離開來的制度,有利於清廉政府的建設,更有利於規制型政府的建立。

  在現有體制下,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可以直接轉化為政府官員,也就是說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之間可以直接轉換。經濟和政治之間的這種關聯既是寡頭形成的制度根源,也是經濟政治腐敗的制度根源。同樣,中國一直在致力於規制型政府的建設,就是要確立政府對企業行為的監管,但成效不大。這不難理解。在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可以直接轉化的情況下,政府對企業的監管就會出現“左手監管右手”的情形,不可能有規制型政府。

  中國的腐敗發展到今天的局面,使得反腐敗運動不僅僅是要解決執政黨和政府的合法性問題,更是重建政治生態的問題。如果任由寡頭經濟演變成寡頭政治,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政治就會變得毫無希望;社會成員即使不滿,也可以抗議,但在寡頭的主宰下也會力不從心,淪為寡頭操縱的對象。因此,今天的反腐敗應當也必須深入下去。當然,正如歷次反腐敗運動所展示的,今天的反腐敗運動最終能否提升到制度層面,通過各種健全的制度來避免寡頭經濟和寡頭政治,人們當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