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次高增長階段的政策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4-07-13 10:44:37  


 
  來看一下貨幣政策。在降准方面,按照定向寬鬆定向降准已經有了幾次操作,一開始強調的是面對“三農”,後來強調面對的是小微企業。

  我們的存准率現在總體水平是比較高的,在貨幣政策方面給出進一步促使經濟景氣上升的銀根鬆動的政策調整選項還是很有餘地的。至少現在的投資和貨幣方面的動向可以稱得上是弱刺激、微刺激,其信號意義非常明顯。

  相對來說,財政政策方面只是強調要進一步推進年度既定的一些預算管理改革,推進以營改增為代表的稅制改革。作為新一輪改革的重頭戲,財稅配套改革已經形成方案,正式拉開帷幕,當然這要和以後的調控形成盡可能合理的互動關係。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做一個粗線條的預判。在微刺激之下,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先行指標還是比較靈驗的,比如說PMI,已連續幾個月企穩向好。合在一起,還應該看看其他的所謂先行指標,比如李克強總理和外國朋友聊天的時候,特別看中的三個指標,一個是發電量的變化,第二是貨運的變化,第三是貸款幅度的變化,這三個數據這幾個月都是向好的。

  另外,我們已經陸續看到按照月度公布的工業增加值的情況,還有逐漸披露出來的上半年國有企業財務指標也沒有特別大的問題。如果二季度GDP站上7.4%,上半年的水平再往上延續,這些弱刺激、微刺激經過一個實質期以後還會有所表現。下半年的情況很可能延續前兩年“前低後高”的運行軌跡,如果下半年走到7.6%,那麼全年應該能達到7.5%,這是大概率事件。一般來說,下半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要比上半年多一點。

  構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對衝經濟下行壓力

  文章指出,目前看來,政府正遵從市場起決定性配置作用的理念,只要不到那種非出手不可的時候,政府絕不大力度地去刺激,而是依靠市場本身來優勝劣汰、擠出落後產能,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如果政府出手,政府要做什麼?觀察下來,在現階段政府仍然要以投資為主。

  我們在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和基礎設施升級換代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這樣可以釋放鋼材、水泥等的過剩產能。幾年前的水利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十年之內要在水利建設上投資4萬億元。如果有必要,農村一些水利設施的投資應該加快進行,這些投資也沒有多少副作用。除此之外,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在和平發展過程中必須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這都在規劃過程中。期間,基礎設施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給出了幾個關鍵詞。首先是現代國家治理,表述的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顯然有別於過去自上而下的管理調控架構,著眼於整個社會組織運行的制度和機制的安排,最大包容、最大限度地發揮組織和自組織、調控和自調控、管理和自管理的潛力和活力,解放生產力。第二個關鍵詞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經過千難萬難終於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打通了。第三個關鍵詞是產權制度,要在混合所有制實踐上取得重大突破,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經濟制度的一個重要實現形式,以後主打的就是混合所有制,它能夠在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內部,產權結構可以充分混合起來,尋求最大的包容性,實現最大限度的共贏、多贏。

  把現代國家治理、現代市場體系以及現代市場體系的產權基石夯實以後,就可以對衝下行壓力,盡可能在7%至8%區間維持長時間的增長,從而保證如期實現中國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