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全年經濟開局

http://www.CRNTT.com   2015-01-13 09:53:49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種較佳的開局選擇。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訊/2014年,中國經濟在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方面取得顯著成就。2015年,中國經濟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不過也面臨著國際經濟繼續深度調整、國內經濟可能繼續下行、經濟結構調整陣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部分經濟風險顯現等困難和挑戰。在此形勢下,做好2015年的經濟開局工作,極為重要。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文章表示,開局可以有多種選擇,如推出多種宏觀政策,穩定經濟增長;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新興產業 ,培育新增長點;推進區域發展戰略,優化空間布局;切實解決急迫民生問題,穩定社會秩序;加快推出重大改革,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等。每一種選擇都有其側重點,相對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種較佳的開局選擇。

  首先,以全面深化改革開局有利於落實已有工作部署。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總體要求強調“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要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點、又有利於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舉措”。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提出了數百項改革任務,2014年很多改革仍處於頂層設計過程中,2015年正是抓緊推出的時候。

  其次,以全面深化改革開局有助增強市場信心。2015年中國經濟仍處於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階段,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特別是國內外經濟運行壓力,中國經濟仍不能排除繼續下行的可能性。若經濟繼續下行,部分經濟風險可能逐步顯露、結構調整陣痛加劇、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政府財政收支壓力加大,所有這些可能動搖市場信心。如果將開局重點放在GDP增速上,甚至不惜使用較大的刺激手段,可能會給今後帶來更多的後遺症,進一步強化市場悲觀意識。如果我們將開局重點放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則會使市場感覺到儘管眼前經濟增速下行,但隨著改革持續加力推動,未來經濟前景樂觀,市場信心反而增強。

  再次,以全面深化改革開局有利於綜合協調完成2015年五大經濟任務。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一方面要靠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要靠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而推進“四化同步”本身就離不開深化改革,否則就不能解釋它們為何過去經常不同步。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有賴於市場要活、創新要實、政策要寬,這三者都有賴於通過深化改革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形成創新動力 、激發市場活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關鍵,是通過深化改革建立有利於農業發展的長效機制,提高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民的就業競爭力。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核心,是促進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分工協作,提高資源的空間配置效率,而深化分工協作離不開改革創新。保障和改善基本社會保障、就業和教育等民生工作的關鍵也是完善制度,特別是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勞動就業制度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等。可見,抓住改革創新,就抓住了2015年經濟工作的“牛鼻子”,以此開局可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