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瓊瑤在大陸:從禁書作者到文化偶像

http://www.CRNTT.com   2015-02-08 09:12:29  


 
  現實影響:

  2014年12月25日,北京第三級人民法院對瓊瑤訴於正侵權案進行公開審理。法律認定於正對瓊瑤進行事實抄襲,要求於正等各方賠償瓊瑤500萬,並在公開媒體刊登致歉聲明,停止《宮鎖連城》發行傳播行為。

  這個判決宣布後,瓊瑤第一時間通過微博發聲:“正義終於發出了聲音!……謝謝內地的法律,讓我對人生恢復了信心!此時此刻,激動不已,這個案子已經不是我和於正的個人爭議,而是‘是’與‘非’之爭,是‘正義’與‘非正義’之爭!淚在眼眶,我只想大聲喊一句,知識產權勝利了!”。

  瓊瑤沒有變,即使寫微博都這樣如泣如訴。變的可能是時代和大環境吧。今年4月,瓊瑤發現自己的作品《梅花烙》被大陸編劇於正的《宮鎖連城》抄襲。該劇從主角的背景、主從關係完全跟《梅花烙》一致,支線角色只名字換了,關係跟《梅花烙》一模一樣,就連男主角洞房之夜跑出去與情人私會的細節都十分吻合。

  於正作為國內炙手可熱的編劇,其創作力在很長一段時間為人稱奇:連續好幾年,於正都以每年幾部戲,每部幾十集的速度在製作電視劇,並且兼任編劇、製作人等多重角色,精力之旺盛令人詫異。而且他的劇廣受90後、00後的喜愛,每一部都是收視率的保障。

  《宮鎖連城》熱播後,立即有人指認他抄襲瓊瑤,他當時曾試圖辯解:“但凡有點文化的人,就知道電視劇、小說是繼承和發展的。只有沒文化的人才會說我是抄《梅花烙》。”

  被瓊瑤起訴後,他又是這樣辯解的:“我在想為什麼那麼多雷同,其實大家都參考了《紅樓夢》主要的人物和發展命運的框架。(瓊瑤)告了我,我才深刻意識到,我們都是按照《紅樓夢》的主線來寫”。

  曾與於正合作過的編劇李亞玲則通過微博揭發,稱“早在2009年合作《大丫鬟》時,於正就要求我把《胭脂雪》副線和《梅花烙》主線結合起來寫成一部戲給他製作……他還說抄襲只要不超過20%,比如你把20集戲全抄了但只要擴充到100集,法院就不會追究。”

  這就是如今的大環境,一個讓70多歲的瓊瑤摸不清狀況的環境。她雖然勝訴了,但於正改編製作的另一部戲《神雕俠侶》正在熱播,這場官司對這部劇是個不錯的廣告,幾百萬的敗訴賠償可以視作廣告費。追看於正劇的粉絲仍不會少,從火爆程度上講,今天的於正劇就是21世紀的瓊瑤劇。

  而身份的變化可能也是瓊瑤始料不及的。2、30年前被當做毒草的作品,如今不僅被當成經典,而且成為了被抄襲的對象。抄襲者用她的故事脈絡套了一個新故事,仍舊大賣。曾經她是沒文化的代表,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她不僅成了文化偶像,而且被後輩“模仿式”繼承了。

  由此可以看到,30年間,文化一詞被翻轉了。80年代的老師家長鄙視瓊瑤,認為她沒文化,不讓孩子看她的書;如今瓊瑤鄙視於正,說他是沒文化的抄襲者;於正又鄙視罵他的人:“沒文化的人才會說我抄襲”;罵於正的人又鄙視那些於正粉絲,認為他們沒文化到腦殘的地步,才會喜歡這種劇;而於正的“腦殘粉”們,又反過來鄙視他們的長輩,認為如今90後、00後的流行文化,不是那幫“老古董”能看得懂的。

  至此,一條圍繞瓊瑤的鄙視鏈就此形成。瓊瑤勝訴了,但這條鄙視鏈還會持續下去。從禁書作者到文化偶像,這一路上,瓊瑤基本沒變,其他事好像都變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