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誰能成為上海人?

http://www.CRNTT.com   2015-02-09 08:06:59  


 
積分偏重學歷遭詬病

  國務院的《意見》對積分落戶制度的要求是,根據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指標,合理設置積分分值。

  對照《意見》,上海的戶改不免為學者詬病。

  “上海的積分落戶制度有兩類:一類是針對應屆畢業生。重點大學畢業,學歷越高、學習成績越好、外語與計算機能力越強,得分就越高。與此同時,自主創業和科研創新的加分很少,均只有5分。所以總體來看,這是一種唯學歷制,而非唯人才制。”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張翼如是評價。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馬雲和馬化騰過去都是三四流大學的畢業生。按照上海目前的應屆生落戶打分政策,他們幾乎都會被擋在門外。

  “第二類,居住證積分入戶制度。這一評分體系包括基礎分、加分及減分項目,在基礎分中,同樣是學歷、職稱越高者,得分越多;反之,越低。”

  張翼進一步分析:“目前,上海大量的用工需求是高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產業工人,而大多持初、高中學歷者很難積滿120分;上海每年給出的居轉戶指標又非常有限。這意味著,通過積分落戶獲得社會公共產品與服務這一途徑對於這群人而言幾乎形同虛設。”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俊則表示,“我批判上海積分制主要有兩點:首先,它對不同人群採取不同的態度,歡迎高端人口,排斥低端人口。這種博士天然就拿120分,農民工一輩子也拿不到120分的制度難道不荒唐嗎?第二,積分制不能引導持證人取得戶口。換言之,申請者積分再高也只能享受部分上海市民待遇。”

  其實,除了上海,深圳、廣州等特大城市目前也已開始實行居住證積分入戶制度。

  以深圳為例,其積分辦法亦由基礎分與加減分組成,基礎分又與學歷職稱、居住及參保情況相關。入戶門檻為60分。一個高中學歷(積分20)、沒有職稱(積分0)的產業工人,如果在深圳居住10年(積分10),同時每年按時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積分30),勉強可以達到60分的底線。而若只有初中學歷,沒有職稱,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達到“門檻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朱善利近期對廣東省積分落戶制度進行調研時發現,外來人口將近700萬的廣州,每年的入戶指標卻只有3000個左右。外來人口的落戶並沒有便利化,反而更加困難了。

  “目前,幾乎所有執行積分制的城市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即,整個積分設置對農民工非常不利。”張翼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