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新匯改兼顧穩增長與促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5-08-14 08:00:12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即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同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在上日收盤匯率6.2097元的基礎上出現約200個基點的貶值。

  中國證券報發表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文章分析,央行此舉既有穩增長,也有促改革的雙重要義。

  一方面,當前海內外經濟與金融形勢動蕩加劇,穩增長壓力較大,人民幣相對非美元貨幣保持強勢不利於穩出口。另一方面,人民幣今年致力於申請加入SDR貨幣籃子,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配合資本項目開放、利率市場化加快與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並為人民幣加入SDR保駕護航。

  具體來看,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不容樂觀。國內方面,上半年中國GDP增速為7%,創六年來新低,同期高頻數據表現更加悲觀,如上半年全國發電量幾乎零增長、鐵路貨運量下滑一成、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房地產新開工負兩位數增長、企業利潤持續下降、社會融資規模大幅下滑等等。考慮到上半年資本市場火爆,金融業對GDP貢獻率偏高,其背後掩蓋了實體經濟運行較差的局面,穩增長力度無疑需要加大。

  海外方面,考慮到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元已升值20%以上,美聯儲9月加息概率加大,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資本市場必將遭到挑戰;歐元區希臘問題反覆發酵,一體化道路存在不確定性;更加值得擔憂的是新興市場國家,政治風險,美聯儲加息的外溢效應顯現都使得一度在危機時表現卓越的新興市場國家走向低谷,特別是俄羅斯、巴西如今已經陷入負增長。考慮到中國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份額逐年上漲,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增速下滑必將拖累未來中國出口。

  美元升值,人民幣相對非美元貨幣依然強勢將削弱中國出口競爭力,7月出口增速-8.3%,進口增速-8.1%,進出口雙雙回落,全年完成6%外貿目標幾乎無望的背景下,此時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助於穩定出口,進而助力於下半年穩增長。

  文章稱,針對於人民幣應該實現一次性貶值的建議,更傾向於今年年底之前漸進式貶值。主要考慮到當前全球需求仍然疲軟,人民幣大幅貶值未必能對出口反彈起到過多幫助,反而可能影響市場信心,引發更大量的資金外逃壓力,加劇危機局面。因此,權衡穩出口與防止資金大幅外流利弊兩種因素,建議,年內保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定在6-6.4。

  更進一步,央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意義重大,有助於為人民幣爭取年內進入SDR籃子做出積極準備。實際上,評估所依賴的過去五年的歷史數據與事實已經清楚呈現,技術性問題似乎已沒有太多討論的餘地,即當前中國出口已經是全球第一位,衡量“可自由使用貨幣”主要採取的四項標準:即人民幣在官方外匯儲備、國際銀行業負債、國際債務證券中的比重以及貨幣在即期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規模近年來進展迅速,距離可自由使用尚有差距。

  文章指出,此次決定人民幣能否進入SDR籃子,主要看點在於政治博弈的結果。反對聲音主要來自美國提出的人民幣“央行獨立、資本賬戶開放、匯率靈活”三項條件,日本提出的無需納入與現有籃子貨幣美元高度相關的人民幣。近年來,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開放、匯率與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快,是應對質疑,助力於人民幣國際化與申請加入SDR的必然要求。基於此,判斷今年人民幣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而這將有助於人民幣早日成為全球新的貯備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