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辜鴻銘的大師“瘋”範

http://www.CRNTT.com   2011-07-30 11:07:28  


 
一個有原則的罵人者

  辜鴻銘曾經在東交民巷使館區內的六國飯店(今天的華風賓館)用英文講演The Spiri tof the Chinese People“(《中國人的精神》,自譯為《春秋大義》),說讓外國人買票聽挨罵,而且票價高過梅蘭芳。聽梅蘭芳唱戲只要一元二角大洋,聽辜的講演卻要兩元。外國人卻把會場坐滿了。

  和辜鴻銘自己譯的“春秋大義”一樣,他罵人並不是胡罵,除了理念不同外,多數是因為正義感。

  他曾經在一次參加大型宴會時遇到外國記者,記者問:“怎麼穩定中國政局?”他回答:“辦法很簡單,把現在座中的這些政客和官僚,統統拉出去槍斃掉,中國的政局就會安定些。”官員們聽了敢怒而不敢言,因為沒人能罵過他。

  安福國會選出的大總統徐世昌獲得了法國授予的榮譽文學博士,辜鴻銘見到法國的公使、名流就挖苦:“我一向瞧得起你們美麗的法蘭西(他傾慕於法國文化,曾經說‘法國面包也比別國的俊些’),如今居然給徐世昌發博士學位!”

  在蔡元培因為北大學生運動被迫辭職的時候,北大師生開展了挽留活動。辜鴻銘站出來高聲喊:“校長就是我們學校的皇帝,不能走!”

  辜鴻銘活著就已經是一個傳奇,死後則變成了一段神話,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他對女性的觀點,卻忘記了他曾經怒罵猥瑣政客的酣暢淋漓和早早看到西方文明中需要批判的某些特性。他的罵聲和批評都是出於義理(雖然有些已經太舊)和公心。他是貫徹了“憂道不憂貧”的人。

  學者張中行先生曾經說:“我想,如果說這位怪人還有些貢獻,他的最大貢獻就在於,在舉世都奔向力和利的時候,他肯站在旁邊喊:危險!危險!”

  今世再無辜鴻銘,今天的教授、學者有時候也會罵人,憂道的少,憂貧的多。打開北京大學官方網站,在“歷史名人 ”一欄里,已經沒有辜鴻銘了。

  (人物簡介:辜湯生(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鴻銘,號立誠。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他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獲甚巨;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的說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