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逐師令”始末

http://www.CRNTT.com   2012-06-05 12:01:07  


 
“無意輸出價值觀”

  其實,自從2009年美國多地紛紛開設孔子課堂後,中方教師的簽證問題即已出現,但為何直至今天,美國國務院才突然要“規範簽證管理”?

  “這個原因並不清楚,但部分孔子學院老師在中小學從事漢語教學是公開的事實,美國各地媒體都有關於公派教師、志願者在當地中小學教書的報道,其中不少是正面的文章。但最近幾年,也有不同的聲音。”陳東說。

  譬如,2010年2月,美國南加州哈岡學區曾在教委會議上通過決議,計劃在西達琳中學開辦孔子課堂。然而,這個決定遭到了當地部分白人居民的反對。

  “某些排外的政客總是擔心外國學者在傷害我們的國家,而政府似乎很難不對此種施壓做出響應。”5月24日,上述基金會總裁在給RobinLerner的建言信中如是寫道。

  實際上,對於種種質疑,中國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幹事許琳在3年前就曾回應:孔子學院無意輸出價值觀,因為,那種做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不同。孔子學院只想通過語言文化交流,增進中外的相互了解。

  而置身其中,不少孔子學院近來也琢磨起“反擊”之策。譬如,有的孔子學院幹脆把反對人士請到學校里,讓其翻閱、“檢查”學生使用的教材;還有的孔子學院則選擇與當地教師合作出版教材;而在劉慶任“助教”的比佛頓國際學校,教材完全由學校自己編寫。

  “這裡有很好的漢語學習傳統,根本談不上我們對他們的教學有何影響,反倒是我從他們的文化里學到了不少東西。”劉慶告訴時代周報。

  (部分採訪對象系化名)

  來源:時代周報 2012-05-31 01:28:56 時代周報記者 韓瑋 實習生 倪棟威

  題:美國“逐師令”始末:孔子學院老師遭遇簽證風波,美方“宣傳”指責與事實不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